第 23 章 (捉虫)(第3页)

安夏轻声欢呼后,最先做得就给自己舀了一碗清汤。

醇厚的清汤带着一丝药味,配着爽口的芹菜末入口极其鲜美,新鲜的牛肉沾上当地的辣椒粉后滋味十足、嫩滑可口。

随后,用筷子将锅里搅开,藏在牛肉下的各式牛杂便冒了头。

安夏认不太出这些牛杂究竟是什么部位,但那有的Q弹、有的软嫩的美好滋味却是牢牢刻在了她和一众老祖宗的心底。

“仙界就是好!顿顿都能吃牛肉!”

田野间,一个曾经在放牛时没忍住啃了口牛屁股、结果被打肿了屁股的小牧童满足地舔了舔唇瓣。-

又享受完滋味绝美的一餐后,将满满一锅连汤带肉消灭了个干净的安夏再次揉着肚子走出饭馆大门,朝刚才远远便望见了那座极富古韵的平整石桥散步了过去。

【茹公桥,距今约有170多年的历史……】

安夏缓缓念出石桥边的介绍。

白墙黑瓦,绿树成荫,碧绿的河水映照着屋檐下大红色的旌旗和灯笼,柔和的水波轻轻拍打着粗壮的桥墩……

虽然安夏知道这些肯定都是后来建起来的仿古建筑,但搭配上这座石桥,忽然就让她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奇异感受。

【170多年……这座连通两岸生计的石桥上得走过多少人啊!】

安夏感叹出声。

千年时光太长,长到她根本生不出一丝去理解的想法。

而百年多的时间就正好,是一段能让安夏顺着自己的家谱往上数一数的时间。

【如果一户人家在这座桥落成时便在此定居,甚至亲手参与了这座桥的建设。

那他的子女辈、孙辈、曾孙辈、玄孙辈可能都是从小在这座桥上追逐打闹着长大,代代享受着、修补着这座百年老桥……

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看着这座石桥,似乎就看到了这座古镇的灵魂。】

“咦?”刚才的小牧童蓦地站起了身,扯着身旁妇人的衣角指着天幕大喊道,“娘,你看!这是不是就是阿爹他们正在建的石桥?”

那妇人眼神恍然,目光定格在天幕上安夏身后小超市里坐着的一个身影上,突然怔愣在了原地。

片刻后,她“噗”的一声笑出了声,顿时吓了身旁的小牧童一大跳。

“哈哈哈哈没错!这就是咱们的石桥,你看夏天仙……姑娘身后,那个人的那对招风耳眼不眼熟?”

顾不得安慰儿子,妇人拍了拍牧童的脑袋瓜,指着天幕问道。

“哎?他长的好像阿兄呀!这耳朵跟阿爹、阿兄和我的也好像呀!”牧童傻乎乎地抱着脑袋惊呼。

“是啊!你阿爹这对祖传的招风耳可太好认了啊!”妇人轻笑,“能开家这么好的店,吃穿不愁,咱们家的后辈也算是出息了啊!”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作者有话要说

*1.结束语:民族内乱从来没有胜利可言,有的只是全面的俱伤。

盛世的到来需要数代人的努力,盛极而衰却召之即来。

*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出自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还有一章没写完(哭),宝子们稍微晚点更哈,我实在撑不住了,先去睡一会。笔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