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大拇指 2(第2页)
朱翊钧微微颔首,眼神更冷:“很好。既然知道是腹心之患,剜去便是。说说,怎么剜?”
说这话的时候,朱翊钧看向了申时行。
早在万历九年南巡之时,他便与申阁老商量过这件事情,并且,这些年,申时行也一直跟着自己的幕僚团队,在打磨这个削藩策。
申时行刚想出身回话,可一旁的王用汲,作为户部侍郎,也是内阁辅臣,抢先了一步回话:“陛下,臣以为,削藩之要,首在‘节流’。其一,可严核玉牒,杜绝冒滥。凡非嫡系正支、年久失考者,停其禄米。其二,可大幅削减郡王以下宗室禄米等级,如镇国将军禄米可减至……”
“不够!”朱翊钧断然打断,“杯水车薪!郡王以下?亲王呢?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两千石,便是削去一半,依旧是国之巨蠹!且只削禄米,不伤其根本,他们依旧坐拥庄田万顷,奴仆数千,富可敌国!朝廷的银子省下一点,又有何用?朕要的是,让他们再也不能成为朝廷的拖累……”
“陛下!宗室乃天家血脉,太祖太宗定制,意在亲亲之谊,拱卫社稷。若骤然削夺过甚,恐失天下宗亲之心,有损陛下仁德圣名啊,且诸藩虽无兵权,然名分犹在,若群情激愤,联名上书,或……或有不测之变……”
兵部尚书方逢时出列道,虽然他不敢提“靖难”,但意思很是明显。
虽然各地的宗藩没有实际兵权,但他们在当地还是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各地的卫镇将领,大多数都跟宗藩亲王是儿女亲家,这一点,还是要防备的。
“仁德圣名?是朕的仁德圣名重要,还是大明朝的江山社稷重要……“
”是让那些躺在祖荫里醉生梦死的宗藩满意重要,还是让天下亿兆黎民能少交几粒‘宗室粮’重要?至于不测之变……”
“朕刚刚已经说了,朕不想听能不能做,朕只想听你们想怎么做。”
“朕不是找你们来商量的,朕是找你们商定的。”
“至于朕的兵部尚书所忧虑之事,朕当然清楚,朕登基亦有十六年,平辽东,破蒙古,征西域,朕的威望,是我大明朝的将士们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