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库尔勒之战 1(第2页)
若是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在万历三十年之前,爪哇岛的主体民族,便真会变成汉族。
在生孩子这事情,朱翊钧也是以身作则了。
这不,万历十六年,朱翊钧已经完成了大半挑战太祖高皇帝的伟业了。
他的第十一个儿子在年初的时候出生了。
算上公主,朱翊钧此时已有十六子女,本来应该是十七个,有一个在万历十五年年末出生,却在一月之期未到便夭折了……这也是朱翊钧第一次体会到丧子之痛,但,朱翊钧明白,在这个时代,他的子嗣有那么大的存活率,已经是奇迹了…………
………………
大明万历十六年,七月。
西域的风沙,似乎还裹挟着铁锈与血腥的气息,越过万水千山,在无形的信笺上凝结成沉重的墨迹,最终,由八百里加急的快马,踏碎了京畿官道的宁静,直扑大明帝国心脏。
此刻,乾清宫内。巨大的蟠龙金柱撑起高高的藻井,繁复的彩绘祥云在烛火与天光的映照下仿佛缓缓流动。
深色的金砖地面光可鉴人,倒映着殿内身着各色补服的文武重臣的身影。
年轻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端坐在宽大的蟠龙御座之上。
他身着明黄色常服,面容沉静,目光低垂,正听着户部尚书张学颜冗长而细致的漕运奏报。
关于运河清淤、漕粮损耗、沿途官吏盘剥……琐碎繁杂的事务,殿内沉闷而压抑。
大臣们垂手侍立,屏息凝神,只有奏报者清晰却略显疲惫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偶尔被殿外远处传来的几声悠长鸽哨打断……&
“……故臣等议,当严饬沿途有司,凡漕船过境,除正项钱粮外,额外需索一钱一粟者,皆以贪墨论处……”张学颜的声音尚未落下。
殿门厚重的帘幔被猛地掀开一角,一道急促而略显佝偻的身影几乎是踉跄着闯了进来,打破了原有的节奏。
来人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
“陛下,定西伯麻贵,八百里加急捷报!自、自西域库尔勒绿洲传来!”
“库尔勒绿洲?哈密西去……怕不有数千里了,深入瀚海边缘了……”
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关于漕运的争论、算计、烦忧,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西域”、“捷报”、“库尔勒”几个字眼冲得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