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李三 作品
第936章 杭州谈判 5(第2页)
“如此,既不使大人为难,亦能直达天庭,以求根本解决之道。大人以为…如何?”
他将“面陈天子”作为了新的诉求,姿态从咄咄逼人的“问责”,彻底转变为恳请“上达天听”。
这既是退让,也是一种迂回策略。
在小西行长的固有认知中,大明朝的地方官最怕的就是涉外事件闹到中央,尤其是可能暴露地方管理疏失的事件。
小西行长赌的就是张佳胤也不愿意让事情在自己任上闹得不可收拾,最终惊动皇帝。
“贵使之意,本抚明白了。事关海疆宁靖与邦国交往,确非寻常细务。贵使既有心面圣陈情……”
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小西行长那张写满“期待”的脸,清晰地说道:“那便依贵使之请。本抚会即刻拟写奏本,将今日之事由、贵使所呈之证物情状、以及贵国关白殿下欲遣使进京之意,一并上奏朝廷……”
“然,在朝廷明旨下达之前,贵使及随从人等,务必谨守驿馆,不得随意走动,更不得滋扰地方!一切行止,需遵我大明法度!若有违逆,莫怪本抚不讲情面!”
小西行长连忙躬身应诺:“哈依!大人放心,我等定当谨守本分!”
一旁的正使,岛津也赶忙躬身应诺,连应两声:“哈依,哈依……”
张佳胤微微颔首,但紧接着,话锋却是一转,仿佛只是随口提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距离感:“不过,有言在先,需告知贵使。我大明朝天子陛下,日理万机,宵衣旰食,所虑者皆为江山社稷、黎民福祉之大事。贵国使团请求觐见之事,陛下是否得暇召见,何时召见……此皆在圣心独断,非本抚所能置喙。”
他端起茶盏,用碗盖轻轻撇了撇早已凉透的茶水,眼皮微抬,目光如古井般深不见底:“再者,即便陛下最终召见,但此事之裁处,最终多半还是要着落于地方有司办理。此乃我朝之成例。”
“是以,本抚在此,也需重申我大明之立场,以为贵使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