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朝鲜有条路

小西行长在宁波驿馆里面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大明万历十六年的十月、十一月,寒意悄无声息地渗透了江南。

杭州湾的风,裹挟着湿冷的潮气,变得刺骨。

庭院里原本苍翠的树木,叶子枯黄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驿馆提供的被褥,即使加厚了,也难抵那从青石板地面和雕花窗棂缝隙里钻进来的寒意。

小西行长的心情,比这天气更加冰冷焦灼。

起初几日,他还能强作镇定,在驿馆中闭门不出,反复推敲那日张佳胤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试图从中找到一丝转机或破绽。

他告诉自己,大明朝廷运转需要时间,耐心等待。

然而,五日过去了,毫无音讯。

十日过去了,依旧石沉大海。

小西行长坐不住了。

他第一次派人前往巡抚衙门询问:“请问张大人,天朝陛下可有旨意传回?我等何时能启程赴京?”

得到的回复客气而疏离:“大人奏本已按制上达天听。圣意难测,贵使安心等候便是。”

又过了五日,小西行长亲自前往巡抚衙门求见。

张佳胤并未见他,只让一名书办出来传话:“大人公务繁忙。贵使之事,朝廷自有章程,请勿急躁,安心在驿馆休养。”

时间滑入了十一月。

跑出来这马上小半年了,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啊。

这个时候的小西行长是着急的。

寒意更甚,天空时常是铅灰色的,偶尔飘下冰冷的雨丝。

小西行长心中的不安如同野草般疯长。

他再一次来到巡抚衙门,这一次,他的脸色已经很难维持往日的从容,眉宇间是掩饰不住的焦虑和一丝被愚弄的愤怒。

他在门房等了足足一个时辰,才见到一个品级不高的属官。

“大人!”小西行长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但微微的颤抖还是泄露了他的急切,“敝使已在驿馆恭候近月余!不知天朝陛下……可曾有旨意下来?我等何时能得蒙召见?关白殿下翘首以盼,东海局势瞬息万变,实在耽误不得啊!”

那属官面无表情,公式化地拱了拱手:“贵使勿急。文书往来自有程限。大人之奏疏早已送达京师,想必此刻正在内阁票拟,或已呈送御览。陛下日理万机,何时批复,非下官所能知。贵使且再安心等候几日,一有消息,衙门自会立刻知会贵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