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搅混水(下)(第3页)

\"见过阁老!\"

一声略有些意外的惊呼过后,这刘忌酒便一脸激动的朝着眼前的东阁大学士韩爌行礼。

在韩爌身后,则是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大理寺卿邹元标等\"东林魁首\"。

\"哎,师兄,你我何必这般俗套。\"

见状,韩爌赶忙快走两步,挽住了刘忌酒的臂膀,笑容愈发温和。

许是\"故友重逢\",这平日里养气功夫极佳的刘忌酒竟是从眼眸处挤出两行热泪,悲戚道:\"阁老,世道不公呐!\"

他作为东林出身的读书人,内心本就对于天子想要\"收税\"的举措多有不满,但碍于天子威望甚重,手中又有赫赫兵权,只能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人微言轻。

但谁能料到,他们读书人的\"忍让\",非但没有换取天子的\"理解\",反倒是迎来了更加咄咄逼人的举措。

天子居然要绕过\"科举\",直接效仿太祖年间的旧事,直接\"由吏转官\"。

虽说为了补偿他们\"读书人\",天子还专门下旨,允准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可直接出仕,且品秩定为正九品,但天子此举分明是离经叛道呐!

\"天子是有些过分了。\"

闻言,韩爌便缓缓隐去了嘴角的笑容,一脸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自国朝初年开始,朝廷科举选士,每科三年,每科录取不过三百余人,其余人等皆是只能继续蹉跎。

纵使后来为了弥补官员的\"缺额\",破例允准\"举人\"为官,但条件也是极其苛刻,千难万难。

但眼下,天子却是将\"条件\"进一步降低,这分明是打着\"祖制\"的幌子,笼络全天下更多的读书人呐。

毕竟,这大明的读书人何止万千,但每科能够金榜题名者却也不过寥寥三百余人...

\"天子少不更事,是我等臣子的失职。\"

\"但天子幼弟那边已是到了出阁读书的年纪,师兄莫要忘记了...\"

轻轻拍了拍刘忌酒的臂膀,东阁大学士韩爌便与其身旁的张问达等人快步离去,只留下刘忌酒一人在风中凌乱,脸上露出了若有若思的神色。

算算年纪,天子幼弟,确实是到了出阁读书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