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沿岸设伏
凤阳府,定远县。
此地曾为淮夷之地,于秦皇设郡时隶属于九江郡,位于江淮分水岭的北侧,号称\"境连八邑,衢通九省\"。
不过卯时,距离定远县城不过数里的运河沿岸附近便升起了袅袅炊烟,惹得路过的行商百姓均是下意识驻足,面露诧异之色。
大早晨的,运河沿岸怎会有炊烟升起?
放眼望去,此时在浩瀚水面的西南隅,赫然立有数十顶拔地而起的营帐,偶尔还能瞧见面无表情的壮汉穿梭在营帐之间,似是在梭巡戒备。
如若有人仔细观瞧,还能发现这些壮汉腰间皆是系有尚未出窍的兵刃,空地上甚至还摆放着形制模样类似于\"火炮\"的玩意。
见状,这些刚刚于睡梦中醒来的行商百姓们先是一愣,随即便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赶忙将惊疑不定的目光收回,毫不眷恋的朝着县城而去。
这凤阳府作为太祖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早在洪武七年便被正式定为\"中都\",乃是与南京城和京师并立的政治核心。
因为凤阳府对于大明而言拥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凤阳府境内不仅驻扎着多个军户卫所,就连隶属于漕运总督节制的\"漕军\"及维系各个运河口岸秩序的\"操江提督\"也在凤阳府留有兵力。
往常时候,莫说靠着\"恃强凌弱\"而生的\"水耗子\",就连行事嚣张跋扈的\"水患盗匪\"也不敢在凤阳府的地界上放肆,以免惹来官府的围剿。
故此,刚刚那些堂而皇之驻扎在运河沿岸的壮汉们必然是朝廷的\"官兵\",否则凤阳知府早就上奏南直隶,调兵将其镇压了。
但若是\"官兵\"的话,这些人为何不身着红色鸳鸯战袍,且在营地中升起日月军旗,以免对地方上的百姓造成恐慌?
再一个,这定远县可是漕运的交通枢纽,每日来往于此的行商走卒无数,如若朝廷真的调兵镇守,他们这些世代生活于此的百姓们只怕早就收到些许风吹草动了。
嘶。
粗重的喘息声中,见多识广的定远百姓们再不敢多想,只是默默的低头赶路,但刚刚那些壮汉的身影仍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