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西北事(第2页)

宣德年间,朱楧的庶长子朱赡焰在袭爵肃王之后,主动交出了手中的两卫兵权,仅留\"肃王卫\"拱卫王府,但此举并未获得宣德皇帝的\"信任\",甚至还将肃王的俸禄由永乐年间的\"一千石\"降为\"五百石\"。

自此,肃王府和朝廷之间的关系便骤然紧张,并足足持续了两百余年的时间。

至于肃王府麾下马场所蓄养的战马,除了偶尔以\"牲畜\"的价格贩卖给民间商人之外,更多时候则是在马场中自然死亡,或是每逢塞外蒙古部落进犯,捐献给固原镇,宁夏镇的边军所用。

或许是不满宣德皇帝的\"厚此薄彼\",也或者是因为俸禄待遇确实远低于其余宗室藩王的缘故,历任肃王心中皆是憋着一口气,从未想过利用手中马场,缓和与朝廷中枢之间的关系。而自认为富有四海的大明天子,也从未主动\"低头\",向肃王府索要战马。

\"也就是说,肃王府掌握有成熟的蓄马技艺,名下马场还蓄养着大量的战马?\"半晌,听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的朱由校,有些不敢置信的反问道,心中满是荒诞的感觉。

这不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吗\"?

这大明朝的马政都已经趋于崩溃,朝廷中枢还强撑着所谓的\"体面\",不向肃王府索要战马;而这肃王府也都是\"硬茬子\",硬是顶着家徒四壁,也不肯向朝廷服软。

\"事关重大,奴婢岂敢妄言,\"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老太监王安缓缓摇了摇头,这肃王府远在西北边塞,就连俸禄都是由陕西布政司代发,与朝廷几乎毫无往来,他一个待在深宫中的太监,如何能够知晓肃王府名下蓄养了多少战马。

不过唯一肯定的是,这肃王府蓄养的战马质量,绝对胜过御马监名下,那些高矮胖瘦参差不齐的劣质马。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略有些亢奋的点了点头之后,朱由校猛然自案牍后起身,快步行至暖阁角落处悬挂着的舆图前,盯着兰州肃王府所在位置的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