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隐情(第2页)

按理来说,作为宣祖李昖的庶次子,李珲无论是从血统上,还是法理上,都与朝鲜王位无缘,但因他在抗击日本军队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收获了旁人难以比拟的威望,便自然而然成为了朝鲜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对于朝鲜宣祖李昖来说,他虽然同样不愿意这个权势已然威胁到自己的次子成为\"世子\",但考虑到当时朝鲜的政局已然经历不起动荡,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并且上书万历皇帝,请求将光海军李珲立为\"世子\"。

只可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彼时的大明内部正在经历\"国本之争\",万历皇帝宠爱次子朱常洵,一心想要将其立为\"太子\",而朝中文武百官们则是\"遵循祖制\",要求万历皇帝将其长子朱常洛立为\"太子\"。

此等情况之下,万历朝的文武百官们如何能够同意,绕过尚且在世的宣祖庶长子临海君李珒,直接将其庶次子光海军册立为\"朝鲜世子\"。

就这样,光海军李珲虽然掌握了朝鲜的军政大权,但一直未能拥有\"朝鲜世子\"的身份,甚至在宣祖李昖病逝,他受群臣拥戴,登基为王之后,依然未能受到大明的册封和承认。

而且按照惯例,假若朝鲜国王未能受到大明的册封和承认,其王位便不具备\"合法性\"和\"正统性\"。这种尴尬的处境,一直持续到李珲\"登基为王\"十年之后,大明国内的\"国本之争\"正式宣告结束,万历皇帝方才后知后觉的派遣使臣,正式册封李珲为\"朝鲜国王\",算是赋予了其政权应有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光海军李珲虽是登基为王,但在内心深处一直对大明多有怨言,不似其余朝鲜国王那样,对大明忠心耿耿,感恩戴德。

萨尔浒之战前夕,面对着野心勃勃的建州女真,这位心生反骨的朝鲜国王甚至打算按兵不动,后因国内文武百官施压,方才不情不愿的派遣了万余名游兵散勇越过鸭绿江,帮助大明军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