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备战(第2页)

在解决了自己的胞兄之后,光海君李珲又将目光对准了自己年仅八岁的幼弟李?,并如法炮制的将其流放至觉华岛,导致其在次年遇害病故。

至此,光海君李珲方才彻底巩固了政权,不再似之前那般战战兢兢,生怕远在千里之外的万历皇帝随时会以一封诏书,免去他的\"朝鲜国权署国事\"。

不过光海君李珲在坐镇王位之后,却并未就此收手,反倒是愈发变本加厉,不仅囚禁了名义上的\"嫡母\",而且还抢夺异母弟李琈的宅邸,并导致其郁郁而终。

对外,光海君李珲奉行\"不背明,不叛金\"的外交政策,得罪了朝中一大批忠心大明的朝臣;对内,李珲对宗室严防死守,惹得众叛亲离。

最终,在天启三年的三月,胡作非为的光海君李珲终是自食恶果,朝鲜国内的大臣们因不满其胡作非为,故而秘密联系了作为光海君李珲之子的李倧,并趁着月黑风高发动政变,废黜了光海君李珲的王位,拥戴李倧即位,史称\"仁祖反政\"。

李倧上台之后,为了表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掩饰\"政变篡位\"的罪行,直接推翻了光海君李珲在位时的全部政策,并重新恢复了与大明之间的宗藩关系。念在李倧如此\"识趣\",以及当时辽东战场的局势迅速恶化,急需朝鲜从旁掣肘建州女真等原因,天启皇帝最终默许了李倧通过政变上位的事实,对其予以册封。

按照时间来推算,只怕如今朝鲜国内早已暗流涌动,对他们大明怀有敌意的光海君李珲,其政权已然进入倒计时。

\"陛下,您的意思是,这朝鲜国王李珲要自食恶果了?\"

兴许是朱由校的言论过于\"荒诞\",老太监王安瞠目结舌许久方才反应了过来,哆哆嗦嗦的声音中满是惶然。

虽说朝鲜国君更迭,对他们大明而言,乃是利大于弊,但这件事怎么瞧都有些匪夷所思呐。

那光海君李珲,能够由一名血统和法理都不占优的庶子,凌驾于其胞兄之上,最终承袭王位,并执政多年,心性和手段自是不用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