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是敌是友?(上)(第2页)

毕竟"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实在是过于深刻,每一位辽东将领均是对其心有余悸。

但在今日早些时候进行的战事中,城外建奴又展现出了让人始料未及的斗志,他本来都做好了殊死一搏,甚至提前命人点燃用以示警的棕黄色狼烟,却不曾想城外的建奴突然鸣金收兵。

而这一系列诡异的举动,极有可能在侧面印证着,自己或许高估了城外建奴的实力,建奴的主力仍被牵制在凤凰城附近,否则城外建奴何至于"舍近求远",放着自己脚下的海州城不管,转而白白浪费了几天时间,用以扫荡城外的盐场。

并且在今日的战事中,那领兵的杜度在意识到强攻海州城要付出巨大伤亡的前提条件下,便果断选择了"无功而退"。

黄龙越想越觉得有理,紧皱多时的眉头也在不知不觉间舒展开。

辽阳城距离自己脚下的海州城不过百二十里,纵使"援军"受限于形势不明等因素无法全速行军,但有个两天的功夫也足以赶到了。

更重要的是,这辽阳城作为曾经的辽东首府,城中兵力情况比之经略熊廷弼亲自坐镇的沈阳城也丝毫不差,完全有能力驰援他们海州。

而且远在沈阳城的经略大人在知晓镶白旗鞑子舍弃辽阳城,顺着官道一路南下,并最终兵临海州之后,也必然会给辽阳城中的官兵们下达过命令。这辽阳城的官兵们可不会像昔日广宁城中的那些将校们一样,见死不救。

"明日,明日天亮之后,便向辽阳求援。"

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之后,黄龙也意识到了自己因为过于谨慎,其实已经错失了向辽阳城求援的最佳时机,但坐以待毙更是死路一条。

毕竟在今日的战事中,他切切实实的意识到了城中这些"老弱病残",与城外那些建奴之间的差距。

若非他想方设法的提高城中士卒斗志,若非城外的建奴乃是女真八旗中相对最为羸弱的镶白旗,恐怕自己脚下的海州城早已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