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援军(第2页)
别看他麾下"兵强马壮",但若是真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与镶红旗相遇,最后的战果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还请将主放心,兄弟们知道轻重,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呐。"见祖大乐神情严肃,围绕在此的几名副将尽皆郑重应是,情绪愈发亢奋。
众所周知,这广宁城一向被他们辽东将门所把持,尤其是那出身东林,眼高手低的巡抚王化贞离职之后,城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便是号称辽东将门之首的"祖家",当家人为广宁参将祖大寿。
不过自当今天子登基以来,他们辽东将门世家的"势力"便是屡屡遭到削弱,朝廷不仅重新委任了新的巡抚大人,而且还起复了家世更加"煊赫"的李如柏亲自坐镇,逼得曾在"沈阳大捷"中按兵不动的祖大寿不得不主动放弃手中的兵权,并赶赴沈阳城"戴罪立功"。
除此之外,广宁城的其余将门势力也遭到了重新"洗牌",原本名义上隶属于朝廷,实则早已沦为各家"私兵"的将士们纷纷被打乱了编制,重新调换。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广宁将门一直受到猜忌,得不到经略大人的重用,甚至就连朝廷在辽东各地抽调兵力,整饬辽南地区的时候,都刻意略过了他们广宁城。
但好在他们终于还是等来了证明自己,重新赢回朝廷信任的机会。
"将军中的岗哨尽数派出去吧。"
一声低语过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重新恢复了最初的静谧,只剩下一道道瞧不清具体面容的黑影,踩在冷硬的官道上,直奔海州而去。...
...
同一时间,位于海州城东北方向五十余里的一处关隘附近,披着一件长袍的女真老酋努尔哈赤双眼微眯,面无表情的注视着身后营地中,刚刚于睡梦中惊醒,不断打着哈欠集结的士卒们。
此地名为鞍山,隶属于明国的辽阳卫,自从离开了连山关之后,他便亲自率领着麾下的数万大军,连夜赶至此地安营扎寨,希望能够在此"围点打援"。
但他实在没有料到,他在此地非但没有如愿等到明国的援军,反倒是等到了一个让他如坠冰窖的噩耗:自己骁勇善战的次子代善居然强攻海州无果,并且折损了两千余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