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能臣良将(下)(第2页)

毕竟他虽是简在帝心,但也猜不到眼前这武德充沛的天子是否会满意这等\"徐徐图之\"的保守法子。

\"蒙古诸部呢?\"

\"建奴和蒙古,是否有再度倾巢而出的可能?\"

不置可否的点头之后,天子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

\"蒙古诸部,经过两百余年的内讧攻讦,如今已是一片散沙,甚至被那建奴骑到了头上..\"蒙古鞑子与朝廷对峙了两百余年的时间,哪怕如今势力大不如前,但暖阁中的气氛仍是为之肃穆了许多。

\"至于能否倾巢而出,臣觉得..\"

提及此事,卢象升只觉脑海中闪过一道电光,随即不敢置信的看向案牍后的天子,身躯为之轻轻颤抖。

哪怕时隔多日,但他仍是清楚记得,昔日他赶赴蓟镇走马上任之前,天子那番意有所指的言论。

莫非天子口中的\"倾巢而出\",并非指的是在辽东困兽犹斗,而是像昔日的蒙古俺答汗一样兵临北京城外?

庚戌之变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余年,但彼时京师全城戒严,任由蒙古骑兵予取予夺的\"耻辱局面\"仍是被史书上完整记载,并传承至今。

可以说,让朝野震动不已的\"庚戌之变\"不仅直接促成了戚少保整饬蓟镇,还为日后的\"隆庆和议\"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从太祖朱元璋开始,死而不僵的蒙古鞑子便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如今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的察哈尔部势弱,不断率众西迁,而漠南草原上的蒙古诸部皆以女真建奴为首。

假若那女真老酋真的丧心病狂,待到雨雪封山之际,领着麾下八旗和蒙古骑兵翻越燕山山脉,未尝不能顺利抵达蓟镇关外。

卢象升越想越是可能,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肃杀,心中生出了一丝紧迫之感。

以蓟镇现有的兵力,可不足以抵挡倾巢而出的建奴和女真诸部。

见眼前的肱骨之臣似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案牍后的朱由校轻轻颔首,并随手自如小山堆的奏本中抽出一封特意被他标注的奏本,交予卢象升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