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伦敦男子接力决赛2
伦敦碗跑道是浅红色跑道的。
身着红色战袍的李枫不算显眼,但现场摄影机镜头却常常聚焦在他身上。
这是实力的象征!
李枫在一二道交接区里来回踱步,喧嚣的环境并未影响到他。
他的目光紧盯脚下,一丝不苟的丈量着步点。
心中默念“123..123..”
作为团队的核心,李枫的压力很大。
他必须要仔仔细细的把控好每一个环节,从启动节点到加速节点,再到交接的节点。
每一个细节他都要尽全力做到最好!
如果他出现失误,那等待中国队的,就是满盘皆输!
因为中国接力队现在之所以有能力跟牙买加掰手腕,完全就是依靠李枫强悍的第二棒。
反复的衡量了三次之后,李枫才缓慢收回目光,伫立于原地。
他右前方是美国队第二棒加特林,相比李枫的沉着冷静,他显得有些小浮躁。
快步在自己的交接区里走动,像是走秀一般。
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目光跟李枫完成了交汇,加特林一想到李枫恐怖的实力,顿时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即便骄傲如他,面对李枫时,同样心生敬畏。
作为第二棒的加特林的压力很大,因为他是第五道!
但没办法,不跑第二棒,就只能跑第四棒,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第二棒!
他宁愿在第二棒全力以赴,也不愿在第四棒痛苦挣扎。
虽然外界不少媒体都在鼓吹美国接力队将再次伟大!
但作为老将的他,深深的明白,想挑战牙买加队在接力上的霸权是很艰难的。
在队员个人实力上,美国队就弱于牙买加。
交接默契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加特林内心难免有些悲观,最终在赛前,他还是用一块名表跟年轻小伙莱恩-贝利交换了棒次。
一想到第四棒贝利的处境,加特林心中多少好受了一点。
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当时间来到20:57分,现场主持人进行了决赛队伍的阵容介绍。
每一个队伍和棒次都得到了镜头。
区别对待的是镜头移动的快慢,在介绍三四五道时,镜头停留的时间明显增多。
央视解说杨剑:
“第三道是美国队,盖伊和加特林同时上阵,这是美国近十年最好的队伍!
第一棒是特雷尔-金蒙斯,一个爆发很强的选手..第二棒贾斯汀-加特林,实力强劲又充满侵略性的运动员..第三棒是泰森-盖伊,沉稳是他的代名词,第四棒新秀莱恩-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