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岭南家长开了眼(第2页)
代理村长没解释,合上琴盖,那奇异的鸣响戛然而止,留下一屋子更深的寂静和惊愕的目光。他走向第三间屋子。
这间屋子异常明亮,窗户开得又高又大。光线毫无遮拦地倾泻进来,照亮了房间中央摆放的几个白色物件——那是人的形状,却没有五官,没有衣服,只有光滑洁白的躯干、手臂,凝固在某种无声的姿势里。
“白石头!”一个孩子失声叫了出来,声音里充满恐惧,小小的身体下意识地往母亲身后缩。岭南的传说里,山精野魅有时会化作人形石头诱骗孩童。
“是石膏像,”代理村长笑着纠正,他拿起一块搁在画架旁的木炭条,“画人形用的。”他用炭条在铺开的厚纸上随意划拉了几下,粗犷的线条立刻勾勒出一个模糊但有力的人体轮廓。
岭南人茫然地看着那纸上出现的影子,又看看中间那没有面孔的白色人形,目光在纸上的“影”与室内的“形”之间来回游移,一片困惑的沉寂笼罩下来。
这沉默比刚才风琴的鸣响更令人心头沉重。他们不懂,念书识字之外,为何还要摆弄这些不能吃、不能穿、更不能换钱粮的“白石头”和黑·道·道?
代理村长放下炭条,拍了拍手上的灰:“地方都看过了。九月一日开课,适龄的娃,都送来。”
等到了开学那日,学堂那扇沉重的木门再次打开时,门外已排起了稀稀落落的队伍。岭南的孩子们被父母推搡着、牵拉着,站在了门口。
他们大多比北境同龄的孩子显得瘦小些,皮肤微黑,穿着崭新的校服,眼神里混杂着好奇与挥之不去的怯懦。一个负责登记的北境先生坐在门内的书案后,面前摊开名册,手握一支细杆毛笔。
队伍缓缓移动。一个岭南汉子把自家小子推到案前,粗糙的大手按在孩子瘦削的肩头,像是怕他临阵逃脱。
“名字?”先生抬眼,语气平淡。
汉子嘴唇嗫嚅了一下,有些窘迫地搓着手:“他……他大名叫李铁栓,小名儿叫栓子。”声音干涩,显然这“大名”也是临时硬凑出来的。在岭南的山坳里,有个“栓子”叫着就够了,谁管什么“李铁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