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何来荒唐(第2页)

岭南官员们沉默地坐在灯光下,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投在冰冷的墙壁上,如同一个个沉重的问号。

岭南州府码头,前所未有的喧嚣。巨大的海船靠岸,卸下的不是惯常的盐铁布匹,而是捆扎严实、泛着冷硬乌光的吸日板组件,以及五名穿着北境匠人短褂、背着沉重工具箱的沉默汉子。

更引人注目的是船上下来的二十名岭南本地后生,他们穿着半旧的衣裳,眼神却像被火淬过,亮得惊人,带着一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沉静和……饥饿感。对知识的饥饿。

码头上,陈老大人须发更白,背脊却挺得笔直,亲自坐镇。他身后站着的,不再是那些暮气沉沉的旧属吏,而是几张同样带着风尘仆仆却眼神锐利的新面孔——这是他在北境村公所那面“晒账板”前蹲了三天,硬从底层书吏和刚正不阿的年轻佐官里扒拉出来的“种子”。他们手里拿着连夜誊抄的、还带着北境泥土和墨汁气息的“村务纪要”、“工坊公示”、“学堂议事录”,纸页边缘都磨起了毛。

“卸板!清点!入库!”陈老大人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压过了码头的嘈杂。

他指着那五名北境匠师,对身后一个叫周岩的年轻主事道:“周主事,这五位师傅,你亲自安置!要什么给什么!胆敢怠慢半分,提头来见!”

他又转向那二十名眼神发亮的学徒,“你们,跟着师傅!眼珠子瞪大,耳朵竖起来!北境的手艺,能学几分是几分!学成了,岭南的灯,靠你们点!”

没有繁冗的接风宴,没有虚头巴脑的寒暄。吸日板组件被军士护送着,直接运进了州府衙署旁边刚腾空的一座大院子——新挂的牌子是“岭南匠作监”。

五名北境匠师一头扎了进去,带着二十名岭南学徒,在弥漫着新鲜木屑和桐油气味的工棚里,叮叮当当地组装、调试。幽冷的黑石板(光伏板)被小心翼翼地抬起,复杂的储光匣(蓄电池)线路被反复梳理,奇特的灯具(Led)被点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