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血色代码二(第2页)
“好想法,可惜代码不是定情信物,这一行做的越久,看到自己以前写的东西越会觉得简陋,别人是不是这样不好说,起码我是这样的。”
“我写完的代码过一两周就会忘个七七八八,不然为什么要写注释,脑容量就那么大,工作堆起来忘了也很正常。”
数据包里有三位中年人与金蚁集团存在直接关系,包括一位前研发组长,前实施工程师,以及一位硬件设备供应商。
“老簿,把他们的信息和照片记下来,天马上要黑了,还有其他地方要查。”
老簿收录完成后跟着我来到第一起案发现场,遗体血肉模糊周围人却闻不到血腥味,这太神奇了。
我从厕所拿来一包洁厕球,这东西味道很大,放在受害人座椅上模拟遗体散发出来的气味。
“老簿,隔着三个工位都能闻到洁厕球的刺鼻气味,受害人的同事整个上午都跟遗体共处一室,怎么可能闻不到。”
“华鸢,一号现场位置偏僻,如果不是特意过来查看同事基本看不到,如果在工位内展开一个小范围的剥灵狱,类似附在器官上的那种,是可以做到血腥味不外溢的。”
“这样做可以模糊被害时间,当天的监控录像我也要过来了,一号被害人最后一次出现在晚饭后,只有出门的画面没有再回来的画面。”
“华鸢,监控录像对借贷人寻颅者之类的存在基本没多大意义,重点在于它是如何做到在不破坏门窗前提下进来的。”
“有钥匙就能进来,这里的门禁等级森严,能在晚上九点以后随意进出的最少也得是个研发组长。”
由此推断嫌疑最大的是前研发组长李林,他可以通过某种技术手段保留自己的门禁等级。
“老簿,根据数据包里的信息,李林已经离开这家公司五年了,他根本不认识这三位受害人。”
“华鸢,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李林为了达成某种目的保留了自己的进出权限,这件事前两位受害人可能也参与了。”
“那个新来的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被灭口了。”
“老簿,这个推断缺少很多动机,李林一家三口生活富足家庭美满,什么理由能让他不惜以业像之力往返这间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