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但是向华月精心养了这么多年,光凭借那两个大花盆就认出了这就是从她后院移栽出来的两盆牡丹。
走上前去,看见老枝间长出的嫩芽,向华月激动到从春禅手里接过灯笼,凑近了仔细看了看。
“这时节还能长出嫩芽,怎么养得?”
向华月伸手在嫩芽上摸了摸,感受这冬日里的春意。
“小四,来向皇奶奶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明朗朝着秦小四招手,这样的功劳,她就不抢占了。
《花草集》也准备送给皇奶奶了,她对养花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秦小四被点到名字,走上前来。
带着面具,向华月看不到这孩子的长相。
但看着面具下的眉眼,能看得出来是个漂亮孩子。
“回太后娘娘的话,属下翻看了几本养护花草的杂记,在里面看到了一段......”
秦小四将自己在坊间学到的养护花草的偏方,自己编了个故事,说给了太后娘娘听。
明朗也在旁边听着,秦小四引用了一段斐师父寻来的《花草集》里的内容。
但更多的应该是他这些年自己学来的知识。
秦小四还往里面夹杂了几个小故事,明朗也跟着听入迷了。
向华月越看这孩子,是越喜欢。
对于陛下的这个安排,也就越发满意了。
“这几本书听着都不错,晚些送到慈宁宫来。”
太后娘娘发话了,秦小四的眼神却落在了殿下身上。
明朗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那几本书都在我那,晚些我让南星,不,我亲自给皇奶奶送去。”
“好呀,那皇奶奶可就等着了。”
离开花圃之前,向华月还在那两盆牡丹上摸了又摸。又在前院围着那些移栽出来的花草,转了好几圈。
这才心满意足的带着明朗回了慈宁宫。
回去的路上,向华月拉着明朗的手。
“好孩子,辛苦你了。”
明朗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出什么力,全程都是秦小四和花圃那些侍弄花草的花匠的功劳。
“是皇奶奶福泽深厚,受上天眷顾,这花才能在冬日里开出新芽。”
一番话将向华月哄的开开心心的。
“你这小嘴啊,就哄着奶奶吧。”
“等你出去游历的时候遇到什么好看花草,记得给奶奶送回来。”
向华月这后半辈子就是喜欢侍弄点花草。
“皇奶奶放心,我都记得呢。”
向华月还是有些舍不得明朗,但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
出去游历了一圈,还会飞回来的。
将皇奶奶送到慈宁宫主殿后,明朗伺候皇奶奶喝完了安神茶。
才离开了主殿。
回到偏殿的时候,秦小四也回来了。
听着殿下在吩咐南星赏赐花圃的那些花匠。
默默站到一旁候着。
“这件事上你有功了,有什么想要的,和我说。”
秦小四听完只是无声的笑了笑:
“能为殿下做事,是属下的福分,不敢设想什么功劳。”
秦小四有很多无法言语的言语。哪怕这些秘密在明朗这里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他也依旧说不出口。
“那行,那让我想想,过两天给你个恩赏。”
秦小四对殿下的这个恩赏并没有放在心上。
应该就是像刚刚殿下吩咐南星时候,赏赐一些金银珠宝。
“那属下就多谢殿下了。”
明朗朝着秦小四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一觉睡醒又是崭新的一天。
下了早朝陪着母皇进养心殿的时候。
明朗犹豫着,犹豫着,还在调整话术。
在想该怎么和母皇开口比较合适。
“这都已经进养心殿了,你还有什么说不出来的?”
这一路上梁崇月都在等着明朗开口。
“朕看着你从前在朕面前也不是这个样子,这才多久,你就变得吞吞吐吐了?”
小心思被母皇戳穿,明朗当着母皇的面嘿嘿一笑。
“果真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母皇。”
明朗向母皇提了秦小四的事情。
“所以呢,你想朕为你做些什么?”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母女二人对彼此都心知肚明。
梁崇月知道明朗是从何时开始调查这件事情,也知道她的一切调查进度。
明朗也清楚这件事情一定有母皇的插手,不然她早就查到了秦小四还未报仇的对象。
“我想为秦小四求一道恩典。”
养心殿内明朗对上母皇威严的眼神。“什么恩典?”
梁崇月明知故问,眼神里带着丝丝笑意。
“求母皇高抬贵手,让他能踏踏实实的跟着我出去游历,护在我周围。”
梁崇月噗呲一声,笑出声来。
“那你拿什么来跟朕换呢?”
没有否认当年的事,有自己的手笔。
对于从前的一切,也没有任何一句解释。
梁崇月一向如此,她比谁都了解,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人心中的成见。
当年之事,她说他没有插手,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我相信当年的事情肯定不是母皇的手笔,当年朝政内乱,各个势力争权,母皇也一定过得很不容易。”
梁崇月闻言眉头挑了挑,果然还是她生的女儿贴心。
“我有的都是母皇给的,我也不知能拿什么来跟母皇换,不如母皇说想要什么,我努力去办。”
梁崇月沉思了一会儿,瞧着明朗这副严肃正经的模样,笑出了声。
“朕还没有出去游历过,你出去之后,这沿路的风景如画,肯定还有不少趣事,给朕写个杂记,等你回来朕翻着杂记就当是同你一道走过了。”
母皇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是笑着的,明朗却听心疼了。
母皇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在母皇的治理之下,大夏的好风景千千万万,母皇却一直不能亲眼所见。
“好,等我游历一番,一定写个几十份杂记一并带回来给母皇看。”
养心殿里传来梁崇月爽朗的笑声。
“行啊,那等有机会的,朕就拿着你给朕写的杂记,顺着你游历过的路线,也去走一遍。”
“到那时,朕要好好瞧瞧和你杂记里写得是不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