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飞羽 作品

第49章 青训之火重燃(第3页)

弗格森对青训的重视一直坚持,从红魔的92班,到95班,再到奥谢、弗莱彻一代,然后则是2011班,随着红魔最新一代的青年队在足总杯中再次夺冠,球队里也涌现出贾努扎伊、林加德、博格巴、莫里斯、通尼克里夫、小基恩等一大批天才,弗格森的青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红魔的青训传统依然长盛不衰。

弗格森说:“培养有天赋的小球员,让青训球员成为建队基础,这是我们红魔的传统,也是我一直认可的观点。”

弗格森在青训方面有独到心得,他是小球员们心中最值得信任的长辈,也是有办法让小球员们成长的话事人。弗格森常常亲自下场指导,亲自给孩子们讲战术,让孩子们经常观摩一线队的训练,让预备队和一队球员拆散来进行教学比赛。弗格森在生活上不断地鼓励他们,而且还非常高效地处理孩子们的诉求。无论是谁有苦闷和不安,弗格森总是第一时间充当聆听者,并从孩子真正的需要出发给出合理的建议。他总是鼓励小球员们努力奋斗,不怕失败,积极尝试。“初上球场的年轻人,仿佛用薄纱一样的翅膀飞翔在天空,过分的重担和期待会让它们砰然落地。”弗格森曾经这样告诉记者,“所以我们要给予他们精心准备的空间,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容忍他们的失败,帮助他们去尝试不同的方法。”

贝克汉姆在自传《my side》中坦言:“我选择红魔是因为我从小的‘儿魔梦’,但最关键的还是弗格森。弗格森对于我来说超过了一个主帅的意义,他就像是一个可信赖的长辈。弗格森让红魔像一个大家庭,而不仅是一家俱乐部,老头儿就是这一切的主导。”

在着名记者帕特里克-巴克莱笔下,“贝克汉姆仿佛是那个被领进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厂的幸运男孩儿。弗格森给了他一个美妙的承诺,然后帮助他将所有的美梦变成真实。”

时隔多年以后的2007年春天,当帕特里克-巴克莱再度采访已经转会至洛杉矶银河俱乐部的贝克汉姆。当他们谈起重回老特拉福德的话题时,32岁的贝克汉姆浮现出一种忧郁的小男孩儿神情,轻轻地说了一句:“我愿意无偿为红魔踢球。”

弗格森对92班的辉煌,以及后来培养鲁尼等天才的成就分外自豪,“我和这些孩子们有着奇妙的缘分,他们的成长就像一个美好的故事。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你要像父亲对待儿子一样保护他们,而他们则每天都会给你带来惊喜。他们都是流着红魔血液的杰出代表,具有红魔的品格与精神。我认为红魔成功的真正秘诀,那些拥有热爱红魔的球员身上,特别是从小就加入红魔,在红魔大家庭成长的那些球员。”

弗格森说,“我很幸运能够带出那么多青训的人才,也很幸运能与很多非凡的年轻人们一起共事。红魔青训一直持续地成为球队进步的基础,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俱乐部信任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则愿意为俱乐部去战斗,这就是青训的意义。我们一直都是最好的集体,到现在还在是这样。”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弗格森重视青训差一点打开了国足的希望之门。当年红魔还招募了宿茂臻、吴崇文两个中国小将,可惜缘分只差一点。弗格森也还大力引进过董方卓,可惜最终也是遗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