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 作品

第136章 戏妖记(第3页)

最奇的是那几个精怪。青蚨精蹲在戏台边,铜钱串被唱腔震得叮当响,嘴里跟着哼;柳鬼的藤蔓随着锣鼓点摇晃,叶子上的露珠落下来,竟成了串珍珠;蕉叶精抱着膝盖,芭蕉叶上凝着水珠,倒像是替戏文里的眼泪接盘。

散场时,白狐姑娘拉着陈九的手:“师父,这戏不该只咱们唱。”她指了指台下的山民,“你看,他们眼里有光。戏是活的,得让更多人看见。”

后来,云裳社的戏班子越走越远。他们去了县城,去了府城,甚至跟着商队进了京城。每到一处,戏台子前总围着些“特别”的观众——白影闪过的树杈,铜钱叮当的瓦缝,藤蔓缠绕的廊柱。

再后来,有人写了话本,说青棠山一带有“戏妖”。可那些听过戏的人都说:“什么妖不妖的?那戏里的情,比真人还真。”

如今,破庙里还留着半本《牡丹亭》。封皮上的虫蛀痕迹里,隐约能看见几缕狐毛;戏箱的铜锁上,还留着青蚨精的铜钱印;老槐树的年轮里,藏着柳鬼的藤叶标本。

而每到春深,总有

人听见破庙里传来咿呀的戏腔,混着银铃响、铜钱响、藤叶响——那是戏妖们在排新戏,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