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 作品

第293章 银杏书魂

咱这云隐寺,打北宋那会儿就立在鹰嘴崖下。′?齐`盛@*小?:*说d网1x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寺前有棵老银杏,听老辈儿说,树龄比寺里的铜钟还长——钟是唐时的,树却是隋末建的,当年有个云游的高僧,见这儿山清水秀,就在崖下结庐,种了这棵银杏当镇寺之物。

我叫明心,是十年前被老方丈捡回来的小沙弥。那时候我才七岁,蹲在寺门口哭,老方丈摸着我脑门儿说:\"这娃与佛有缘,留下吧。\"打那以后,我就跟着师父在寺里长大,扫落叶、劈柴火、跟着经堂听经。

要说寺里最金贵的,不是那口唐钟,也不是藏经阁的《大藏经》,是后殿那棵老银杏。每年霜降过后,金黄的叶子\"簌簌\"往下落,铺得满地都是,像撒了把碎金子。寺里的规矩是:每日寅时,由专管杂役的\"净尘僧\"带着两个小沙弥去扫叶,扫起来的银杏叶得用黄绢布包好,存进后殿的檀木柜里——说是这些叶子能当\"书叶\"使。

我头回见着\"书叶\"的妙处,是在十二岁那年。那年秋汛,山溪涨水冲垮了进山的路,藏经阁的《法华经》被淋湿了半卷。师父急得直搓手,净尘师父却笑着从檀木柜里取出包得方方正正的银杏叶,解开布角,抽出一片——那叶子黄得透亮,叶脉纹路里竟泛着淡淡的金光。净尘师父对着叶子念了声\"阿弥陀佛\",叶子\"唰\"地展开,上面的字竟跟刚誊抄的经文一个样,连墨香都没散。

\"这是银杏书魂的妙处。·x_x*n′y!d+..c^o\m¢\"师父摸着我的光头解释,\"老银杏有灵性,每片叶子落下来,都承着天地间的灵气。聪明的僧侣拾了去,能当纸抄经,能当卷读典,比寻常纸墨多了三分禅意。\"

打那以后,我总爱跟着净尘师父去扫叶。他扫叶子极讲究:得挑晨雾未散时,用竹耙子轻轻拢起落叶,不能踩,不能碰,像是怕惊醒了叶子里的魂儿。我偷眼瞧过,那些叶子落在竹耙上,叶脉间真有细若游丝的金光流动,像活物似的。

可贪心这东西,就像春天的野草,不知不觉就冒了头。我见着那些书叶能解经、能抄典,就想多攒些——等攒够了,就能把《金刚经》《心经》都抄在叶子上,供在佛前,也算积德。于是我开始偷偷留叶子:扫完叶,趁净尘师父不注意,往怀里揣两把;去柴房劈柴,把叶子藏在柴堆里;连夜里睡觉,都把叶子压在枕头下。

起初也没啥动静。可半年后,怪事就来了。

头回是背《心经》。师父考我,我张嘴就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可刚背到\"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后半句突然卡壳了。我明明记得前儿个还抄在叶子上的,可脑子里像蒙了层雾,怎么都想不起来。师父皱着眉说:\"明心,你近日怎的?从前过耳不忘的经文,如今倒记不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