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 作品
第348章 借面缘(第3页)
周木生站在供桌另一边,脸上还带着小怜的脂粉印。他挠了挠头:“我演你那三日,最怕的是唱《牡丹亭》。我站在台上,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突然明白——你唱的不是杜丽娘,是天下女子的盼头。我修门板时,总想着‘这门得经得住风雨’,和你唱‘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原是一个理儿。”
小怜从袖中摸出块新的黄绢,系在周木生腕间:“周大哥,这是我的信物。往后你修门板,我在戏台上给你留个座;我唱新戏,你来给我打家具。”
后来,“醉春和”班的小怜成了名角。她演的《木匠的女儿》最是动人——那姑娘蹲在刨花堆里,举着木尺喊:“爹,这根梁要再刨半分!”底下看客抹着泪说:“这哪是戏?
分明是周木生家的故事!”
周木生的木匠铺也热闹起来。他总在案头摆个小戏台,逢年过节就请戏班来唱。有人问他图个啥,他憨厚地笑:“我呀,借了小怜的面,才懂戏文里的‘人间’是啥样;小怜借了我的面,才懂戏文外的‘日子’有多暖。”
再后来,老辈人说,每到月圆夜,枫桥镇的破庙里总会飘出戏腔和刨木声。有人凑近看,见个穿戏服的姑娘和个戴木工帽的汉子,正凑在一块儿补头面、磨刨子——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幅会动的戏画。
这便是“借面缘”的故事。有人说,那是两个艺人的魂儿借了彼此的面,在人间走了遭;也有人说,那是戏文和木工撞了个满怀,撞出了最鲜活的人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