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骆驼带馕 作品

第24章 打扫战场(第2页)

杨福林用手向后指着,赵月英看见身后游击队员们手上多是拿着大刀和红缨枪。

有枪的很少。

“我们手上倒是有一些边区造的土地雷,不过那个你们拿去也没什么用。”

赵月英是个干练性格的妇女,她不愿就这么再回卫生院,于是她有枣没枣地又问了一句:

“杨队长,你们在敌占区,不是经常跟鬼子干吗?怎么会没有缴获呢?”

这话说得杨福林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他不禁顶了一句:

“我们这枪膛线都磨差不多了,这还是干掉伪军缴获来的武器,没有武器怎么跟鬼子干?”

“鬼子的武器好,我们只有等鬼子落单时,下手才有把握。,x.q?i_u\s·h,u¢b_a¨n`g_._c!o~m`”

说完话,杨福林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右腰,右腰那里有个刺刀的伤痕。

那是他和鬼子搏斗时,被鬼子刺刀刺伤的,而那把三八大盖也是付出受伤的代价才得来的。

杨福林常年带着队伍在山林里打转,不仅武器奇缺,还没有粮食,游击队队员们饱一顿饥一顿,干脆说基本就没吃饱过。

队员们一个一个饿的瘦骨嶙峋,好在身上都有国仇家恨,打鬼子的决心丝毫没减弱。

游击队目前只能通过偷袭,或者打掉落单敌人的办法,来获取武器缴获。

让这些拿着大刀红缨枪的队员首接去和鬼子干,那等于送人头,纯属白白牺牲。

赵月英听了杨队长的话,也意识到自己犯了轻率的毛病,于是她不好意思地再次央求道:

“杨队长,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搞到一两支防身的武器,我们那里都是妇女,碰到鬼子和汉奸只能躲,一点自保能力都没有。”

“要不晚上我们去摸下伪军的哨卡,在胡家集有一个……”

胡家集的哨卡有伪军七名,鬼子三头,杨福林也没有太大把握,他的计划是后半夜找准伪军上厕所的机会,干掉一两个。

人家妇女同志都找上门了,不能什么都不给吧,哪怕缴获个盒子炮也好。

于是夜里十二点多,游击队员们就埋伏到了胡家集的这座石桥这里。

石桥是座年代久远的古桥,通过胡家集的人都要路过这座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