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骆驼带馕 作品

第54章 租界(第2页)

完全是碾压局。

而迫击炮很难缴获,即使有缴获,炮弹的来源极少。

鬼子是精细小气型军队,他们自己在炮弹供应上控制的就严。

偶尔能缴获到几枚炮弹,几场战斗下来,也很快没有了炮弹。

不过如果突破这个屏障,拥有山炮和步兵炮这个级别的大炮,那在一般战斗中,部队完全不惧鬼子。^山\八?看`书,王· ¨毋.错_内/容!

至于说拥有重炮,形势马上逆转。

鬼子也是两个胳膊,两个腿,只要武器对等,华夏军队的作战意志不比任何人差。

罗阳现在要做的是抓住这个窗口期,鄂汉会战期间,抓紧发展。

利用手中的重武器,扩大优势,积攒炮弹、军用物资。

等到1939年,鬼子将要从南方战场调回十九个师团,回到华北战场。

那时候的鬼子兵强马壮,到时候的战斗就是硬碰硬。

那么下一步打哪里呢?

——

1938年九月下旬。

沪市法租界。

微风吹过,塞飞路上梧桐叶开始掉落。

树叶堆积在马路边缘,风来时,还有点青绿的叶子向前滚动,发出沙沙的声音。

塞飞路边上的一个咖啡馆,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男青年。

男青年穿戴着半短大衣,身材笔挺,目光忧郁地看着窗外的马路。

此时咖啡馆的大门被人推开,一前一后走进来两个人,两人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

他们站在门口往大厅环视了一圈,看见坐在窗边的男青年,于是走了过去。

“卫国,让你久等了。”说话的人叫杜子恩,他走路时腿有点跛。

“卫国哥。”另一个说话的是杜思玉,杜子恩的胞妹。

“没关系,我正好发会呆,你们坐。”叫胡卫国的男青年站起身,招呼他们兄妹俩坐下。

杜思玉坐到长桌的对面,杜子恩则跛着腿,慢慢挪进了胡卫国身边的长椅。

下午时分,咖啡馆人很少,靠窗的只有他们这一桌。

“卫国,你从德意志回来,当下什么打算?”杜子恩开门见山。

胡卫国从国外回来都八天了,首到前两天才通过杜思玉的牵线,联系上他曾经的同学杜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