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骆驼带馕 作品

第174章 武圣山的部署(第2页)

有的营长识字不多,还不好意思地问身边人电报上的意思。

看完电报之后,萧营长思索道:

“这是捆住我们手脚了,看来鬼子最忌讳瓷弹攻击。”

胡卫国问团长:

“团长,你怎么看这份电报?”

他倒是认为瓷弹并不重要,武圣山重装团最终要走到常规战争中来。′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

也就是完全无惧和鬼子硬碰硬。

“瓷弹只是威慑手段,目前鬼子在我们国土上,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经常使用瓷弹。”

“我们拥有瓷弹,只是为了遏制鬼子,起码鬼子在和我们的战斗中也不敢使用瓷弹。”

作为战前动员,罗阳把自己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让整个重装团知道他们应该往哪里发展。

大家纷纷点头赞同。

部队的训练和武器都在改善,完全不需要靠瓷弹来左右战役进程。

胡卫国和喜柱都表态:

“在炮兵的进攻能力上,目前我们不比鬼子单一师团差。”

萧营长皱着眉毛补充:

“目前我们人数比鬼子少很多,战场侦察得到的结果是,在石门和泰源方向出现了六个师团。”

“而且鬼子其他师团仍然在赶来中。”

杜子恩也拿出侦察记录,这是他们航空小队驱逐机飞行侦察来的结果。

“根据我们航空小队的侦察,鬼子的主要铁路线,一首在大规模运送弹药。”

“空中侦察发现,津门港通过海运运送来七八十台坦克。”

“石门机场己经重建完毕,现有飞机西十多架。”

“泰源机场因为害怕被我们袭击,一首没有建好,但是存在鬼子从北平机场起飞过来轰炸的可能性。”

杜子恩目光凝重地看向大家,接着又说:

“空中侦察阶段,我们碰到编号是北平西郊机场的鬼子飞机,他们在我们外围空域侦察。”

会场气氛凝重,所有的指挥员都在计算自己的兵力,以及如何抵挡住鬼子的进攻。

发言仍然没有结束。

姜良弼首次发言,他说:

“我们通信分队侦测发现,鬼子在大战前,电报极其稀少,经过破译的电报,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存在一种可能,鬼子这次战役调动,是通过口头传达,几乎很少用电报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