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战役构想
罗阳并不是头脑发疯,做出的决定。^x-x.k`s^g?.+c¨o¢m/
从泰源停战协定签署后,鬼子撤出了周围的地区。
现在洪杜县,保德县以及附近几个县,根本没有仗可以打。
鬼子既是让地盘,也在更大的外围建立起了包围圈。
这种舒适圈是有害的,尤其在战争年代。
外围的鬼子加强了重要物资管控,将来的补给只会越来越少。
未来的战斗,只能是突围出去打。
可是重装旅也才几万人,到处流动打仗的话,人员牺牲受伤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也难以达成战略性的目标。
找到一个新的根据地,轰炸鬼子本土,又重创鬼子的心脏地带,这才是重装旅这种部队的责任。
奉天的兵工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被鬼子抢夺后,又被全新升级,用来生产日系武器。
整个奉天各种工厂门类齐全,这是鬼子在华侵略的真正心脏地带。
为了迎接大兵团作战,重装旅一首在做准备。
晋省的几座大型煤矿打下来后,重装旅每个团都变成加强团,处于超编状态。
每团人均九千人左右。
除了现役部队,另外组建了两个预备役团。
这是后期从煤矿解救出来的矿工,重新组建的。!k\u?a`i+d+u·x?s?./n·e′t~
矿工们休养半个月后,士兵训练从十二月就开始了。
为了应对将来的大兵团作战,罗阳把武器图库里的老式武器喀秋莎火箭弹给调了出来。
相关图纸,他十一月份时己经交给了屏山钢铁厂的麦尔斯先生。
老先生己经开始着手做样品。
对于那种扛着步枪打天下的战法,除了游击战,在大兵团作战中是不现实的。
只有钢铁洪流,和先进的武器,才是战争的制胜法宝。
至于关东军的可怕,那也要看对手,当年慈父一声令下,西伯利亚的苏军用几天时间,几乎平推了关东军。
其中关键因素就是武器。
面对关东军这么庞大的力量,民族英雄杨将军仍然在白山黑水里坚持打游击战。
想到杨将军,罗阳记得他是一九西零年二月底牺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