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结果就投成这个样子?(第3页)
在全场三对三的不间断攻防对抗中,这道鸿沟被血淋淋地揭开了。
吕喆的要求很简单:没有死球,没有喘息,只有永不停歇的对抗和攻防转换。
年轻球员们像一群被放出牢笼的饿狼,满场飞奔,每一次身体接触都充满了力量。
翟小川一次凶狠的贴身防守,首接让王士鹏的急停跳投偏得离谱,后者踉跄了两步,双手扶着膝盖,脸上写满了无法掩饰的疲惫。
吕喆站在场边,像个冷酷的暴君,大声嘶吼着,指挥着防守轮转。
“补位!轮转!快!”
年轻球员组成的防线,在他的指挥下,还能勉强像一张网一样收缩、移动。
而当老将们在场时,那张网就变得千疮百孔。
朱方雨的横向移动己经完全跟不上外线射手的脚步,只能象征性地伸伸手,目送对方在自己面前轻松“命中”一个空位投篮。
训练馆里,回荡的声音渐渐变了。
除了篮球撞击地板的“砰砰”声,更多的是老将们沉重如风箱般的喘息,以及他们招呼队医过来按摩放松的疲惫呻吟。
吕喆的吼声,也从最开始的严厉催促,慢慢变得有些沉默。
他看着场上那条被无情拉开的、新与旧之间的巨大鸿沟,看着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身影如今步履蹒跚的样子,终于深刻地意识到。
想要把这支队伍捏合成型,光有先进的理念和严苛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这艘名为“华国男篮”的旧船,问题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己经不是换个新船长就能立刻乘风破浪那么简单了。
……
训练营的最后半天,疲惫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起来。
吕喆和王赫教练正站在场边,难得地闲聊着。
经过这两天的相处,吕喆发现王赫虽然在场上对自己言听计从,但私下里却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对篮球充满热情的年轻人。
“吕哥,那像迈阿密热火队,他们的小球战术里,波什的定位是不是跟阿连有点像?都需要拉开空间?”
王赫拿着笔记本,像个好学的学生,虚心地请教着。
“有相似之处,但核心不一样。波什更多是作为进攻终结点,而阿连……”
吕喆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见解,两个人一问一答,聊得正开心。
就在这时,孙跃从休息区走了过来,他的表情有些犹豫,脚步也有些迟疑。
他走到两人面前,目光在吕喆和王赫之间来回扫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到底该向谁开口。
仅仅一秒钟的停顿后,他还是把目光锁定在了吕喆身上。
吕喆也注意到了他,停下了和王赫的交谈,有些意外地问道:“怎么了,孙哥?”
孙跃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他指了指自己的肩膀,低声说:“那个……小吕,我想……我想请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