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日常回村。】(第3页)

你也别说什么自由打猎,谁让你从别人村里过?只要从村里走,打到的猎物就属于这个村子

——毕竟困难时期,人都快饿死了,你还敢在附近背着这么大一头猎物到处走?那饿死人的年代,可不会跟你讲理。

陈平安把狍子处理好,分割完毕。由于爷爷奶奶在乡下,还要靠两个大伯照顾——尽管这是他们应尽的孝道,

不过陈平安每次猎到猎物,都会给大伯、二伯分一点。

他将狍子肉分好,一家给了两斤,

剩下的又叫红梅姐从地窖抓了些泡姜,泡椒出来。(黄红梅家有地窖,这还是1959年陈平安帮着挖的。)

陈平安打算用泡椒烧狍子肉,再搭点土豆,白菜,做一锅大乱炖。他切了10斤肉,又叫黄红梅发了点玉米面,往锅上贴了些饼子,

还提前让囡囡去告诉两个大伯和爷爷奶奶,晚上在红梅姐这边吃饭。大伯娘过来时,带了很多自己腌的萝卜干,还端了一簸箕做好的棒子面窝头;

二伯母也不遑多让,拎了一笼二合面窝头。毕竟到别人家吃饭,主食肯定要自己带——这年头做客,要么自带主食,要么吃完留下粮票,

这是过去三年困难时期兴起的规矩。1962年虽说情况好得多,但习惯己经保留下来,恐怕要再过几年,物资丰富了,这个习惯才会逐渐改变。

几个堂兄早己成年成家,没有跟大伯、二伯一起过来,

于是,爷爷奶奶、大伯二伯两口子,加上黄红梅一家,聚在了一起。

二狗子看着乱炖的狍子肉和贴的玉米饼,两眼放光。这玉米贴饼子有讲究,

陈平安在红梅姐家储存了白糖,便放了一点,做出来的玉米饼甜滋滋,微甜带香。

一口饼子、一口肉,那滋味,地道。

陈平安拿出留在黄红梅家的二锅头,跟几位长辈碰了杯,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这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