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云大怒(第3页)
刘裕领大军入城。
关羽、高顺二人在城门口列队迎接:“恭迎主公入城。”
刘裕点头:“你二人辛苦了。”
再挥手:“接管城防与仓库,清点军械物资,做好长期守城的准备。”
高顺沉声道:“主公,属下刚才去仓库瞅了一眼,军械粮草极多,审问小吏后得知,守将张济是数日前领重兵驻扎的,并有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进来,每日分批运往临羌城供前线使用。”
刘裕连忙问:“有多少?”
高顺依旧面色沉静:“只粮草,就有至少十万石!”
十万石,那就是一千万斤,够十万人吃三个月。
不算多,也不算少。
董卓麾下多骑兵,除了人,战马吃的也是粮食,每日消耗比骑兵还多,所以算下来这十万石粮草只够董卓和张温一个半月消耗。
自己得了这么十万石富不起来,但董卓和张温的几万大军没了这十万石粮食,必然溃败。
董卓和张温没有粮草,只能撤军,但只能往北、西两个方向撤,往北去武威,往西进入羌人地盘,属于南辕北辙。
而且武威人、羌人不一定让他们借路,毕竟还有个当朝司空张温呢,谁知道这朝廷军队是真借路还是假道伐虢?
西凉人势力盘根错节,利益纠纷更重重叠叠,今日盟友,明日翻脸,为了一块草原甚至一个水塘都能相互攻伐。
此番董卓与朝廷联手讨伐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己经让凉州的大小势力心生忌惮。
至少刘裕打探到的消息是这样的。
所以,就守住榆中,拿捏住董卓的命脉,看董卓下一步如何反应。
想到这,满意点头:“抓了俘虏吗?”
高顺再点头:“共抓了三千三百余西凉兵,有董卓的精兵,也有本地的县兵,还有一部分朝廷来的运粮兵。”
刘裕笑道:“挑几个董卓的死忠来,让他们给董卓报信,顺带替我送一封信。”
高顺诧异:“主公要给张温送信?”
刘裕摇头否认:“不,董卓,我要在信中劝降。”
高顺试探着问:“主公真想收服董卓?”
刘裕笑道:“董卓不是良善之辈,我对他不感兴趣,写这封信是为钓鱼。”
又催促:“快,我己经等不及想知道董卓得知这里发生的一切之后是什么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