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愿降,愿降(第3页)
将“自力更生”西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增强集体感,提升凝聚力和团结心。
总而言之,不养少爷兵。
甄奇却如听天方夜谭。
自力更生?
骑兵?
这怎么可能?
骑兵金贵,战马更金贵,朝廷恨不能给每个骑兵配备三个奴隶,为何刘无咎反其道而行之?
这些骑兵没意见?
难道他们在行军途中还要自行喂马造饭?
但也不敢多问,匆忙带人开仓取粮。
又招呼县衙内的仆人准备一桌好菜,还弄了几坛子好酒,请刘裕赴宴。
刘裕赴宴,却滴酒不沾。
吃饱喝足,仔细询问甄奇长安的事儿,如城防、领军大将、沿途路况、吏治、民生之类。
甄奇一一回答。
最后,刘裕忽然问了一句:“你与冀州甄氏有何关系?”
甄奇急忙摇头:“下官虽也是冀州人氏,但与冀州甄氏毫无关系。”
刘裕哦了一声:“可惜了,还想找你牵个线来着。”
甄奇只能陪着干笑。
刘裕随后又讲了些自己的政策,让甄奇继续担任好畤县县令,但安排一个亲兵担任县尉,照例分拨五百士兵。
他的军队,有进有出。
每到一地都要招募许多新兵,同样也要划拨出去许多老兵。
新兵首接编入主力营,由营中伍长、什长、队率这些基层骨干负责训练,一个月差不多就能跟上节奏。
三个月就能放出去驻守地方城市。
但就算放出去,也有老资格军官负责,日常训练强度丝毫不减。
而且还要不定时巡检、轮换、抽查以及大比武,反正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儿,不会让当兵的闲着。
休整两日。
刘裕领兵离开好畤县。
甄奇一路送到城外:“祝主公大捷!”
刘裕骑在赤兔马上呵呵笑道:“从这里到长安也就一日路程,现在出发,夜间就到渭水边,明天天亮过渭水桥一路冲进长安城,后天你就能收到本将军大捷的好消息。”
似笑非笑地斜睨甄奇:“所以,本将军劝你不要憋什么歪心思,不想为本将军效力,挂印而走即可,免得平白丢了性命。”
又嘿嘿笑道:“若挂印而走,回了甄家,替本将军向甄氏满门问好,就说啊,本将军有心与甄氏做点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