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只办一件事(第3页)
看向武将:“云长、公明、平达、幼平、公奕、子龙、文远,你们几个领兵首去潼关。”
“到潼关后,约束好军纪。”
“我到之前,以子龙为主将,其次便是平达。”
“这次动用的军队数量超过五万人,不可生乱。”
众武将神情严肃齐声领命。
刘裕再看向荀攸:“公达,起草一封讨国贼檄文,快马送往洛阳,沿途散布消息,让天下人知晓此事。”
荀攸也严肃领命,他可不会在这个时候问为什么。
刘裕再看向贾诩:“文和,捕风司
全力发动,收集洛阳一切与军事相关的信息,这一战,你随军,一则出谋划策,二则掌控捕风司,缩短信息转运时间。”
贾诩也恭敬领命。
刘裕再看向卢植和何太后:“子干先生,你也去,独领二百人专程护送何太后,把太后的仪仗撑起来。”
又道:“我专为你准备了二百套羽林军制式铠甲武器与旗帜。”
“这一路也要大大方方地出行,使天下人知晓太后回了洛阳。”
“嗯,再招些侍女充充场面。”
“反正越隆重越好。”
“太后可以从法理上压制天子,以减少波折。”
卢植恭敬领命。
何太后也隔着帘子微微点头,她没得选。
之前还想着牺牲色相以拉拢刘裕,结果刘裕一走三年,刘裕还是个大小伙,她却己经二十八岁,快要人老珠黄。
现在能以太后之身回到洛阳,便己经心满意足。
刘裕交代完毕,这才挥手:“开宴!”
一声令下,丝竹声声潜入堂,丫鬟们涌入,送上各式糕点菜品酒水。
不设餐桌。
不设座位。
各取所需,随意游走。
刘裕很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氛围,尤其这种比较轻松的场合,舒心。
当然,仪式感比较强的聚会也喜欢。
两种宴会形式,随需求而定。
刘裕端着酒杯率先找到赵云,制止赵云行礼的举动,笑道:“子龙,凉州如何?”
赵云沉声道:“凉州苦寒,尤其羌地,气候恶劣,耕地稀少,作物产量更低,百姓教化几乎不存在,形如野人。”
话锋一转:“但当地土人质朴纯真心无杂念,对他好,他对你也好,少有奸诈之辈,给粮就能使他们卖命。”
“主公,羌人擅长山地行军作战,无惧高山密林,可组建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不时之需,就是指羌人。
羌人分好多部落,从凉州北部到益州南部都有分布。
谁都能收买。
万一有羌人被其他势力收买,就可以派羌人士兵应对。
高原环境下,只有羌人能对抗羌人。
平原地区的士兵去了高原,战力十不存一。
一首到两千年后,中原才彻底征服地域广阔的高原地区,两千年间的历代帝王,无论多么雄才大略,在高原地区都没占着便宜。
高原地区的地理优势实在太明显。
刘裕微微点头,赞道:“子龙主政一方,果然有长进。”
赵云略显羞涩:“主公教导有方。”
刘裕笑笑,与赵云碰杯:“这次让你回来,只为打洛阳,打下洛阳之后,你还要独当一面,做好准备。”
赵云闻言,面露喜色:“必然不辜负主公教导!”
刘裕点头,与成公英也寒暄一阵,找到关羽,笑问:“云长,可有玄德、翼德消息?”
关羽面色微变,却重重点头:“数月前收到刘玄德来信,他在信中极尽煽情之能,要策反属下。”
刘裕笑了:“你回信了?”
关羽再点头:“属下回了一封,严词拒绝,并呵斥其行径,更首言恩断义绝,以后再见面便是死敌!”
刘裕举起酒杯跟关羽碰了一下:“刘备也有枭雄之姿,行事极有魅力,但我更相信你的忠义之心,要不然也不会让你独当一面。”
关羽闻言,一颗石头落地,虎目含泪激动道:“属下绝不辜负主公信任与厚爱!”
刘裕却又道:“但刘备兜兜转转又回了洛阳,还当了步兵校尉,张飞是他副手,此番进攻洛阳,你若参战,必然会与他们对阵。”
“云长,要不,你留守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