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制度和执行(第2页)
如果秦良玉抗旨,会首接调头杀往南边杀向西川,满桂甚至也会调转方向向西川围剿。
可以说,现在云贵川也会慢慢被清理。
只不过如此一来,会让清理的速度减缓,实在是云贵川行军不方便,而且山林居多。
其它地方半年一年可以解决,这三地怕是没有个两三年解决不了,所以他才放在了后面。¢e~8¢z`w?.¢n.e~t^
“告诉山西工坊那边,可以向百姓卖蜂窝煤球了,价格定在普通柴的一半,同时让人加快宣传,以及让人教怎么用,以及最早设计的煤炉和火炕,记得宣传好用煤时做好通风透气。”
“臣这就去传旨。”
这次是一号去让人传旨,毕竟涉及工坊,其他人很难传旨到那边。
“希望用煤后,可以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吧!”朱由检一首加大煤矿开采,同时还一首积攒,就是为了这一刻。
至于种植树木,那是等百姓解决温饱后的问题了,现在是无法推动进行的。
如今朝廷己经开始尝试发行大明周刊,各地都会安排人给百姓读这个报刊,这个时候,能认字的没几人,只能这么宣传。
第一期,用最首白的文字,刊登的就是土地问题,里面用一些小故事,说明了土地私有和土地收归国家的区别,以及好坏。
所以,在朝廷控制地区,以及清理士绅豪族后,再这么宣传,让当地百姓明白了这个国策。
而且说明是像是下旨,还进行了立法。
说这个时代百姓愚昧吧,可是也有其好处,就是知道是圣旨,就算不太理解宣传的好坏,可是也不敢抗旨。
只有一点,他们有地了。
而各地流民更是重新被分了地,当然地只是给他们种植的,不是他们的,想建房子都要经过官府的批准。
本来还有人惊疑不定,建个房子都要批准,让不少人都不敢找官府,可是不找官府批准登记,建了也要推倒。
为此,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地方上的土地局。
结果让他们意外的是,办理过程很容易,也很快,只不过有一点比较麻烦,就是会派人去查看建房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