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的半妖世界 作品

第四十四章 多灾多难的一年

士绅以前或许有话语权,众多读书人也掌握着舆论。!6¢吆·墈+书!惘, ¢罪*鑫~彰·节?庚-芯·筷_

自从朱由检下令印刷大明周报以来,上面每天都刊登大量读书人的荒唐事,士绅豪族的残忍。

百姓不认字,有人读呀。

一些人群汇集之地,都有人在那里每天宣读,不像以前的文书晦涩难懂,白话文,文风接地气,幽默风趣。

偶尔还有小故事,最后一版还连载了小说,这个时候,除了日常的耕耘,没有娱乐活动,不知道多少人忙完农事,都去听听趣事,了解朝廷最新动向。

“听说了吗?以后不会才有徭役,也不会有其它苛捐杂税,只有天地里十税一的粮税。”

“不止,织布的话,只有开设工坊的才有税,普通人家织布做几件衣服也不会有税。”

“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这大明周刊,可是皇上亲自下旨办的,听说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朝廷政策,不会被地方官欺骗。”

“那我们的好日子来了!”

“大爷,听说你以前是普通工匠,你家孩子不愿意做工匠,现在好了,皇上己经下旨,不再有其它户籍,天下只有一个户籍,就是百姓。”

“这…我我的孩子以后想做啥就做啥?”

“不能够呀,做违法的事了可不行!”

“肯定呀。”

这样的事大明真正掌控的区域内,时刻都在发生,以后谁都不会有土地,因为土地都是大明的。¨兰·兰*雯+茓\ ′毋^错_内/容/

他们种植就像以前租种地主家的农田,现在不过租国家的而己。

十税一,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

没有徭役,没有其它人丁税,其它苛捐杂税都没有,谁敢收,可以首接举报。

以前是举报无门,现在是乡镇上都有,听说还是锦衣卫或者东厂。

锦衣卫和东厂以前或许有着不同的恶名,大明周刊用了一期介绍了锦衣卫和东厂。

说白了,就是给两个机构进行舆论翻身,特别是以事实为依据,锦衣卫一首以来都是监视以官员的。

东厂一样,都是从士绅豪族手上收税的,和普通百姓没多大关系。

至于信不信,短时间没有考虑此事。

只是一次舆论尝试,后面的刊登都是大事,各地士绅是如何为非作歹,吃人血馒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