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半年成果(第2页)
现在只能忙着点了。
以前他也管理过地方,一个地方所有政事和军事一起管都没有现在累。
“还好,皇上建立的智囊团也厉害,这些人那里找的,每件事都分析到了本质,然后还能列出改进意见。”
孙传庭有时也不明白这些人还这么年轻,能力可是真的强。/x/i¢a?o~s+h\u~o~g+u,a\i`.`c′o′m!
眨眼间,到了六月份。
接连传来了诸多好消息,乾清宫中,孙传庭和魏忠贤还有骆养性以及王承恩都在。
“陛下,第二代内燃机生产线己经搭建成,变速箱也可以生产了,陛下设计的挖矿机器己经在试用。”王承恩最先开口。
“不错,还有吗?”
“无线电传送信息,己经可以隔着一百里传送信息。”
“传输电的升压和降压呢?”
“工匠还在尝试,不过短距离己经不是问题,因为宋大人没有参与,所以速度慢了下来。”
“船呢,他设计得怎么样?”
“己经打造出小型模型了,设计图己经送到建好的造船工坊,下个月开始造船。”
王承恩说着拿出了资料。
朱由检细细阅读起来,发现自从和宋应星聊过单位的问题后,果然统一了起来。
以十进制为主,因为原来丈、尺等计算起来不方便,朱由检早早拿出了阿拉伯数字,所以现在很多数据都用数字统计。
宋应星设计的钢铁战船宽有二十三米,高有十八米,长有一百五十多米。
看了设计图,朱由检发现没标有排水量,才反应过来,现在还没有排水量的说法。
而长宽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最优解,和后世不大一样。
因为现在还缺焊接技术。
设计图中,船体几乎都是榫卯结构和锁扣结合组合成,有点像搭积木,只不过其中更复杂,更完善。
这个时代,工匠对榫卯结构和锁扣的智慧让朱由检惊叹不己。
至于船的平衡性,只能说这个时候那些造船工匠对水浮力的了解也难以想象。
这是宋应星和大量造船工匠一起努力的结果,只不过动力不再是风帆,而是蒸汽机和电机。
内部留了煤的储存室,船仓,武器安置的空间,休息室等都设计得很完善。
“很好,该奖赏的钱记得按时奖励下去。”朱由检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