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炮火洗地的恐怖(第2页)
这一次,蒙古对外称集结了二十万兵力,减去后勤和运输,实际应该也有十万左右兵力。
这一次己经将蒙古诸多部落的有生力量都强行集结了起来。
朝鲜更是对外称集结了五十五兵力,倭寇也出兵五十五。
主要的是,他们也有着曾经大明的红衣大炮,以及最初的燧发枪,只不过并不是很多,因为生产力问题,拥有的红衣大炮也不过五十门,燧发枪也不过五千支。?5/2.m+i¨a*n?h?u^a+t^a+n_g·.\c¨o-m/
为何会有这样的武器,军中将士是不解,秦良玉只是有所猜测。
至于国防军事部这边的战略院,只是稍一分析就知道了,应该是逃亡海外的士绅带着技术过去了。
可惜,曾经的红衣大炮己经过时,射程不足,填充炮弹速度不快,燧发枪的射程也一样,换弹速度慢。
“将军,蒙古大军分兵从多个关隘进攻。”
“那就守着,别主动进攻。”
“朝鲜和倭寇也分开,从不同的路径发起进攻。”
“倭寇从哪里发动进攻?”
“倭寇沿着沿海,己经准备到东江镇,不过那里己经部署了三十门榴弹炮,和二十门火箭炮,还有五十挺机关枪,五门电力加速重机枪。”
他最后提到的其实就是后世有名的加特林。
“朝鲜呢?”
“朝鲜军队从鸭绿江沿线进攻。”
“三方,不同关隘进攻,幸好都部署了足够武器,弹药朝廷那边运输补给如何?”
“弹药充足,现在防御为主,都在等着他们发起总攻。”
“好,盯紧了,既然有武器优势,等他们到了射程内,就像陛下说的,炮火洗地,先犁一遍。”
“是,一切按计划进行。”
蒙古各个部落组成的大军,因为生产力因素,没有红衣大炮和燧发枪,可是有着两万的骑兵。
到了大明边防关隘,发现大明防军己经发现了他们,可是没有出击,也没有惊慌,而是对他们的骑兵熟视无睹。
“进攻!”
“杀!杀!杀!”
号角吹响,大军步步逼近,步兵在前,用马匹拉着攻城的云梯等攻城利器,后面是骑兵,不过和前方的士卒隔了三百步。
因为真的攻击,骑兵要有一定的距离来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