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商议第二年的主要发展计划
乾清宫中,只剩了几人。~x`w′d+s*c-.?c?o¢m*
“孙爱卿,明年可以通行火车的长江桥梁应该能在年中或者年底通车,有了技术,让他们勘察地形,加大桥梁的修建,以火车联通南北。”
朱由检想到明年基本可以实现南北通车,也是高兴,自古以来,南北分割的局面影响着政治经济等问题。
以后将会彻底解决。
“臣会让他们努力的。“孙传庭内心也感慨,有点明白陛下为何如此重视各行各业了,唯独讨厌以前的儒家。
各行各业只不过初步受到重视发展起来,就让大明获得了新生,以前呢,不是争权夺利就是整天一会之乎者也,能干事的没几个。
真的是西体不勤,五谷不分,纸上谈兵都是赞美之词了。
“徐爱卿,刚刚朝会上与粮食有关的问题,不用担心,爱卿应该能想到,粮食富足了,以后人口是会增长的,等我大明人口到了数亿甚至十亿的时候,还觉得粮食多吗?那个时候,百姓想吃肉,只能养殖,消耗的粮食会是多大,爱卿考虑过没有,加上大明需求大量的棉花,甘蔗,橡胶树等等,还有其它各种水果的品类,所以,爱卿赶紧找个人接管农业部。”
“这…臣明白了,不过,陛下臣卸任农业部了,不会让臣回到山西工坊吧?”
“怎么会,你以后到科研部,组建农业研究组,或者司都可以,朕的要求就是研究更好的种子,还有各种水果的新品种,增加产量。.5/2¢0-s,s¢w..¢c`o/m·”
朱由检终于将自己的意图道了出来。
徐光启眼前一亮,随后点头,“臣明白了,只是这个种子研究,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怕是会让陛下失望。”
“这个朕不急,到时会给你权力,大力寻找这方面的人才,朕也会给你研究方向的。”
朱由检明白,只是一个方向而己,这个他是知道的,能不能出成果,就看徐光启的本事了。
“臣遵旨。”
徐光启也觉得是时候找一个接班人去接任农业部了。
最后朱由检看向了宋应星,“宋爱卿,徐爱卿以后也会到科研部,还要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