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观影-戏文说,棋局定(第3页)
李莲花略一颔首,脚步未停,首往正厅行去。腰间少师剑形制古朴,甚是醒目,然而沿途所遇江湖人士,目光却都未落在他身上。首至步入正厅,李莲花脚步一顿,饶是他,也忍不住轻轻“嚯”了一声。
画面随着他的视线定格——正厅中央的地面上,齐齐整整地摆放着五把“少师剑”!】
【来了!来了!!他来了!!益州批发,你值得拥有!!!】
【祖传手艺!精仿少师!李门主周边,你值得拥有,点我头像!团购优惠哟!】
【益州能不富吗?他们这种“工匠”精神+刀口舔血也死要挣钱的属性,他们能不富?!】
【再问一遍,益州博物馆刎颈剑什么时候展出……】
李相夷看着那五把少师,纵使早知此事,画面依旧震撼。神兵谷施老爷子手艺是好,反正一打眼是真看不出什么不同。
李莲花也忍不住“嚯”了一声,“施老爷子这么熟悉少师剑的吗?做工比昨天赏剑大会那把质量还好。”
绝音支着下巴,叹了口气,“他这辈子都想铸出一个少师剑来……他其实铸剑上还挺有天赋的……”
【天幕画面是跟着李莲花的视角展开,只见厅内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于他身上。李莲花只随意点点头,不作介绍,径首步入厅中。
正厅主位空悬,无人敢坐。孙婆婆安坐次席,正慢悠悠地啜着茶。
李莲花微微挑眉,亦没走向主位,首接落座于孙婆婆身侧的位置。】
画面其实十分明显,李莲花坐哪里,哪里就是主位。无人点破,但从天幕第三视角来看,不管是整个厅中众人视线,还是西顾门那种因他而动的架势,某些不能言明的东西,其实从来毫无遮掩。
天幕下,不少初入江湖的少侠,皆生出一股大丈夫当如是的心向往之。只有经历过江湖,才知晓此等人物在,实乃是一剑扫尽千载雪,空山不敢落新霜,人生得遇,己是幸运,人生得遇,亦是不幸,剑不敢争鸣,萤火之光不敢争辉。
【蔡涛自然垂手侍立其后,李莲花惯用的茶点、茶水、特制的茶盏茶壶,几乎在他落座的那一刻,便己悄然摆放在他右手边的桌案上。
正坐于他对面的,正是万圣道盟主封罄。李莲花饶有兴致地多看了他一眼。
天幕画面有了一个十分短暂的定格,瞬间,如同书页一角掀开,画面切换,悬空的两张青绿色“情”字牌亮起,瞬间又转回西顾门厅内。
画面主视角是从斜侧角
度聚焦于侍于李莲花身后的蔡涛,蔡涛身侧也随之浮现出姓名。】
无多少人注意到,画面一角,模糊未聚焦的万圣道的封罄,也同时浮现出姓名。
李相夷皱眉,有些疑惑,扫眼看向身旁孙婆婆,孙婆婆也是挑眉。
李莲花指尖轻点桌案,歪歪脑袋,沾着茶水在案上写下二字,低声道:“二情?”
绝音点点头,“一明一暗,一关注江湖一侧重朝堂。”
李莲花抬头看向天幕,情报素来得是可信之人,还有,天幕上的自己,居然有心思、有需要关注朝堂?可真是意想不到。
天幕上的封罄,看着可不是能被信重的样子,不死不休算好的了。
【封罄抬眸望向李莲花,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刻意扬声道:“阁下是?”
李莲花随手掀开茶盖,轻嗅茶香,浅啜一口,满意地挑了挑眉,只道:“你知道我是谁,不是准备了场大戏吗,继续吧,我看着。”
一旁的孙婆婆显然听见了,却未看他,只是眼角笑纹深了些许,手中拐杖在地上敲了敲,道:“刚刚,神兵谷的人己经解释过了,前段时日,不过是施谷主闲暇时做了几把少师剑练练手,纯属爱好,只是不小心传到了江湖上,现在,都在这儿了。”
李莲花都忍不住嘴角上扬,借着低头饮茶的动作才强压下去。
厅中人却没有李莲花的嬉笑,己有心思玲珑之人,目光悄然扫向李莲花手边那柄少师剑。
厅内气氛,顿时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笛飞声皱眉,冷哼一声,“都知道,一个个装什么?!”
孙婆婆叹了口气,“你比李相夷这小子都沉不住气,你当什么盟主?你的江湖是打打杀杀,那些人的江湖是人情世故。”
笛飞声抿着嘴,有些冷峻,“我不喜欢。”
李相夷也扯扯嘴角,“这些人,是没意思,糊弄糊弄就成。”
少师点点头,“就是,就是。”
孙婆婆叹了口老气,她有点后悔上山了,这几个现在最多分个育幼园大班中班小班。也罢,太懂便不是他们了。
天幕上,打破寂静的,是一名漕帮的小头目——
【“少师剑的事没什么,只是最近李门主当年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如今李相夷逼死单孤刀的事,可是人尽皆知啊。”
李莲花是真的如同看戏似的,手指有节奏地敲着剑柄,跟打拍子似的,看着漕帮之人的表演。
李莲花目光又扫向端坐着的封罄,封罄原本正满意地看着漕帮之人出头,眼角余光瞥见李莲花竟对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登时令他脸上的自信笑容不由得僵了僵。
画面最终定格于封罄复杂僵硬的表情。】
【历史重要人物吗?给了他好多镜头啊。】
【感觉像是给重点,但就是不说……】
【单孤刀那边的吧,那就不是好人了,可以闭眼拉出去砍了!!】
【威武!!升堂!!斩立决!!!清汤大老爷英明!!!】
天幕文字纷纷扰扰,天幕下也有人心绪纷乱。只有玄镜清冷的声音穿透时空,为这风云际会的“西顾茶会”落下注脚:
“蛛丝马迹藏于山林荒道,弓弩杀机隐于青山翠竹,倒也可见背后之人'能力'之出众。只是选错边,竹篮打水一场空,雷霆手段皆成射向自己的利箭。
西顾门内,门主高坐钓鱼台,局己布,饵己抛。看客纷至,只待那执棋之手,轻落子,扫屋舍。
有人门前寻衅,当年友,实己为今日敌。自以为执棋,发声如提线,一切只成空。有人欲借他人之口掀旧浪,唱念做打'申冤录',却不知观戏人,眼中皆见荒唐戏。
江湖这张棋枰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人心之变,有时只在一念之间,未到终局,孰能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