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不归 作品
分卷阅读336(第2页)
转瞬又有十几骑从西北方向朝此处疾驰。
快马赶来的阿史德利片刻都未敢休息,下马就直接望庐舍内走,待看到堂上安然早已列席的褚、李二人,拱手叙旧,即使并无什么可叙的:“河西一别,不知两位可还安否。?w_a~n,b!e?n`g_o^.?c/o~m*”
望着出现在面前的中年男人,李闻道寒暄:“叶护居然亲自前来。”
阿史德利的言行举止中仍还是中原的习惯:“有劳鸾台侍郎和魏国夫人奔波来这里,若非可汗刚即位,王庭上下有诸多政事还需要处置,今日必然是要亲自前来。可汗既不能前来,某自要亲来。”
褚清思并非是朝廷官员,仅有一个外命妇的称号,故席坐在西面,且此次会面有着某种政治意义,与之前参与决策不同,她谨慎地对此保持缄默。
阿史德利十日前提出想要讨论后续事宜,所以彼此约定在此相见,与其会面之后,他们也不再返回庭州,而是直接驱车向洛阳行进。
突厥前任可汗的子孙突然发动兵变并亲自将阿史那温的头颅割下之事也迅速为天下众人所知,可汗瞬间易位。
阿史那温的几个儿子或死,或逃。
仅次于可汗的叶护一职,阿史那鹄让阿史德利担任,苏农肃被立为遗可汗[1]。
但如今突厥刚易主,阿史那鹄又从未接触过政治,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治理、整顿,阿史德利无疑是那个真正的决策者,许多事都需要他出谋,所以短短数十日,人恍若苍老十几岁,疲色深入肌肤。
那不应该离开王庭才是。
除非有更重要的事情。
少年初成王,阿史德利恐出事,急着赶回,未入席,当即就再次拱手:“某也不耽误时间了,想必鸾台侍郎知道阿史那已温死,但其子却未曾诛杀殆尽,逃出了三个,有两个已经在逃亡路上被杀,但还有一个阿史那锪至今未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