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焰谷的脉火(第2页)
“原来火脉的根,一直攥着‘炼’的念想。”灵汐轻声说,指尖的光柔下来,像被火暖过的泉,“烈火烧得毁岩,烧不掉想炼的心。”
(二)焰狐的尾尖
谷底传来细碎的噼啪声,像有柴薪在爆燃。乱火团突然散了些,露出焰池边的丛焰草,草叶是两色的,正面黑(吸旧火的燥),背面红(含新火的生),草尖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赤金线消失的焰池中心。
“是焰狐草,火脉的‘记火藤’。幻想姬 追蕞鑫蟑結”守雾人的声音混在火声里,带着些灼热的颤,“它的根茎里藏着火脉的旧温,一节记着七脉相通时的火序,一节刻着断裂时的火燥。”他往草根处扔了把涧谷的冰棱,冰棱遇火不化,反而顺着草茎往上爬,爬到草节处就融成水,水珠里映着火的轨迹——旧火是直窜的焰,新火是盘旋的苗,在水珠里慢慢缠成螺旋。
石砚将水藻的韧与焰心草的烈拧成绳,绳上抹了甸原的土,往焰狐草最粗的茎上缠。藻遇火的燥不焦,草遇冰的凉不熄,土在中间当缓冲,缠到第三圈时,草茎突然裂开道缝,缝里滚出颗红黑色的珠——是火脉的灵核,核上布满细孔,孔里还卡着半片焦黑的灵船木,木上刻着“生”字。
“灵核在学‘敛’。”石砚用指尖碰碰珠子,红黑两色在核里流转,像在找相处的法,“旧火的燥要敛,新火的生要放,敛得下燥,才能放出生。”他将珠子放在青灰色的焰岩上,岩上的敛痕突然亮了,亮成道弯曲的线,线与草尖指的方向重合,像在说:火要烈得值,先得懂收放。
阿昭的《山川志》第三卷写下第三句:“火无烈性,烈在失序;脉有生心,生在敛锋。”书页里的火谱突然活了,旧火的直焰与新火的旋苗在谱上交织,交缠处都标着个“炼”字,“燥火炼顽石成器,生火烧枯木成肥,‘炼’出来的用,比空烧的烈更实。”他指着谱上最浅的焰痕,那里浮出片半透明的鳞,鳞的一边刻着旧火的燥,一边印着新火的生,在火雾里闪得极稳。
灵汐将引雾灯的光调成红黑相揉的色,光顺着焰狐草的纹路爬,爬到灵核处,与红黑两色的火气流缠成股旋转的力。她想起风脉的“转”,便让这股力在火里旋,不压旧火,也不催新火,只在它们相撞时轻轻一裹,引着往岩缝里钻。轮灵的光丝跟着裹,裹到焰池深处,竟触到些柔软的东西——是火脉残根的芽,芽上还沾着焰心草的籽,籽上刻着“暖”字。
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