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星回 作品

第276章 脉根的待连(第2页)

石砚往痕上敲了敲铜锄,锄刃的陆脉气撞上去,黑气竟往回缩了缩。“浊余怕的不是硬打,是七脉气缠在一起的暖。”他想起焰谷的温石末能化冰,雾海的贝壳碎能收雾,“就像玉管里的融,得让七脉气裹着浊余,慢慢化了它。”

灵汐解开行囊,将七脉精元依次摆在土包周围:光崖的镜屑撒向缚脉痕的最上端,焰谷的温石末铺在痕的左侧,雾海的贝壳碎撒在右侧,山峦的土芯粒填进痕的凹陷,风脉的穿风丝绕着痕缠了圈,脉树的新叶碎铺在土包上,最后,阿昭将陶水罐里的七色潮心露沿着痕的走向淋下去。^齐`盛¢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潮心露一触到精元,立刻在缚脉痕上漫开道七色水带。光屑在水带里亮起来,像串引路的灯;温石末遇水便发暖,水带里腾起细雾;穿风丝在雾里穿来穿去,将光与暖往黑气里送——那些黑气起初挣扎,被暖雾裹住时,竟慢慢散了,像冰遇春阳化成了气。

“你看痕里的脉纹!”阿昭指着缚脉痕,原本断成一截截的青灰脉纹,正顺着水带往中间凑,断口处冒出细小的新纹,像幼芽往一起缠。云雪兽往痕上喷了口金雾,金雾裹着融流往脉纹里钻,那圈勒痕突然轻轻一颤,像松了口气,竟从中间裂开道细缝,缝里透出温润的白光。

(三)核前的等待

裂缝里的白光越来越亮,土包突然“咔”地裂开,露出底下的脉核。那核像颗半透明的玉球,球里缠着七道细脉,正是七脉的根,只是每道脉的末梢都卷着,像怕冷似的缩在一起。核外裹着层薄衣,衣上的纹与玉管修复后的水脉纹一模一样,只是更细密,像张等着被填满的网。

“原来脉核早等着七脉气回来。”灵汐望着玉球里的细脉,突然明白守脉人说的“母养七子”——

脉树是根,七脉是枝,枝离了根会枯,根没了枝也会衰。之前补络骨、修玉管,都是把散开的枝往根上引,如今到了核前,才是真正要把枝接回根里。

石砚将铜锄往核边的土里插,锄刃的陆脉气顺着土钻进核外的网纹。“陆脉的‘定’不是压着,是给根当个底。”他看着网纹里的土黄气慢慢漫开,“就像脉树长在地上,先得有土托着,才能往上长。”

阿昭的陶水罐往核上倾,七色潮心露落在网纹上,立刻顺着纹路往玉球里渗。水脉的润气裹着光、火、海、风、山的气,往卷着的脉末梢钻。那些末梢像被唤醒的虫,慢慢舒展开,试探着往彼此靠——光脉的末梢碰上火脉的,立刻缠出金红的结;海脉的末梢遇上陆脉的,便化成蓝黄相间的带;风脉的末梢绕着山脉的,像银线缠上了褐绳。

灵汐将“续脉”玉从囊袋里取出。玉身的七色光一靠近脉核,网纹突然收紧,将七脉气牢牢裹在里面。玉球里的细脉开始震颤,震得土包周围的根须都竖了起来,根须上的七脉纹与网纹连在了一起,往远处的七脉延伸——光崖的镜山在闪,焰谷的焰心在跳,雾海的潮眼在转,所有地方的脉气都往脉树涌,像百川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