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章
待影卫退下,李乐童重新执起朱笔批阅奏折,常公公也带着小太监和宫女们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御书房,继续伴驾左右。
李乐童一心二用,边批阅奏折边回忆影卫复述的话,关于褚寒的一切行为,李乐童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甚至已经肯定褚寒是在做戏。
他不信一个痴傻的皇子,能在青国那吃人骨头喝人血的皇宫中活下来,还一活就活到了成年,最后还出了宫,拥有自己的王府。
这不是一个傻子能做到的。
更别说他还摆了自己一道,吞了数万两的黄金。
李乐童能猜到他的动机,无非就是扮傻取得他的信任,至于取得信任后他想做什么,李乐童隐约也能想到。
当然,如果真是这样,那可以说,褚寒同他是一类人,都是有野心的。
只是他万不该,把野心打在他身上。
他一日为君,便一日会为这朝堂、天下百姓负责。他绝不会,把一个这么危险的人放在自己身边。
李乐童想到深处,不自觉皱紧了眉,那双淡如琥珀的琉璃珠眼瞳也透着肃穆的冷,他兴许,无法做一个人人爱戴,百姓们喜欢的明君了。
如果褚寒真的那么危险,他必须限制他的行动。必要时刻,会将他一辈子囚禁在长乐宫。
因为褚寒敢来,那么一定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就他目前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必定极擅攻人心、迷惑人的眼睛,而人心,最是不能放松警惕。
稍有缝隙,那些软弱,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去,最后占领这个心。
李乐童不能赌。
批阅完最后一份奏折,李乐童站起了身,明黄色的龙袍穿在他身上,衬得他肌肤如雪,俊美如谪仙,同样的,通身威严不可侵犯。
这是世间最尊贵的人,天子。
常公公看着李乐童,眼角忽然有些湿润,偷偷侧过身子,抹了抹眼角,谁能想到呢,眼前仿佛天生就是尊贵的年轻帝王,其实在登基前,过得是宫中最低微的小太监的日子。
君后将李乐童接回宫后,从不管他死活,丢他去了宫中最脏最累的地方干活,每天吃不饱穿不好,还要被宫人们欺负。
常公公自李乐童十一岁时认识他,偷偷接济了他七年,彼时他也只是个没有身份地位的太监,在先皇的一个妃子前做差,他也只能在李乐童没饭吃的时候,塞给他一个馒头,也只能在李乐童没衣服穿的寒冬腊月,给他一件破旧的棉衣。
七年,那么苦的七年,如今看着这一切,又好像一晃而过,都是梦中倒影,李乐童成长的完全看不出他曾经的经历。
这身龙袍,他就像天生就该穿的一样。
未来的皇后,现在就歇在宫外的府邸。有了皇后,李乐童就可以诞下太子了,这龙椅,是坐的越来越稳了。一切都很好,好的常公公一时忍不住感伤,落了泪。
李乐童察觉到常公公的失态,并没有说什么,前往偏殿,一盏茶前,宫人就来报,工部尚书在偏殿里等着面圣,许是又出了什么差错。
李乐童太忙了,忙的没有时间去安慰一下常公公。
只能等空闲的时候了。
而李乐童都这么忙了,忙得午膳都没来得及吃,好不容易酉时闲下来了,想读读书,影卫又来报了。
李乐童神色还算平静和淡漠,“他又做什么了?”
影卫想到自己一会儿要说的话,也紧张地吞了吞喉咙,“启禀皇上,殿下今日没做什么,就只是换了几套衣服,做了几次发型,在门口溜达了一圈……”
李乐童点头,“还算安分。”
若他又说什么让他去见他,李乐童就要命人去好好教导一下他的礼仪了。
影卫额头滴落一滴汗,艰难道:“回皇上,也……不算安分。”
“殿下他,跟门外的百姓说,您会来看他,现在殿下歇息的府邸外已经围满了京城百姓了,属下派人赶都赶不走。”
李乐童登基后,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了很多,他们都敬佩爱戴清正帝,本来帝王大婚,他们就很高兴,时不时就要去皇后的府邸外看一看,呆一呆,说是蹭蹭福气,现在好了,未来的皇后都亲口说了,皇上会来,百姓们直接沸腾了,一传十,十传百,就在李乐童忙着接见各大臣的时候,皇宫外面,京城已经过大节了。
茶楼里说书先生嗓子都快说冒烟了,又把太|祖和褚帝的爱恨情仇拉出来说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感叹,“太|祖在天有灵,可以安慰了,我们的清正帝,是极爱重他的皇后的。”
这一下,直接把李乐童高高架起来了。
李乐童听到这里,手里的书都无意识捏紧了,登基以来,第一次气到变了脸色,“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现在才报上来。”
影卫有苦说不出,他是奉皇上之命秘密去监视褚寒的,褚寒那一句话,引来了那么多人的关注,明面上是百姓,暗中却还包括了整个京城的勋贵,影卫要是贸然飞走,一不小心被看到了,那可就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