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2页)
静妃停下脚步,笑了下,“是啊,里面种了荷花,皇后想去观赏一二吗?可惜臣妾体力不支,无法陪同您,实在失礼……皇后如果愿意,臣妾让宫女陪您,可好?如今已近六月中,有几株荷花含苞待放,就要开了。”
她只字未提李乐童,但脸上那害羞带怯的模样,又字字句句都在说李乐童。
褚寒便明白了,夫君喜欢荷花。
他竟然从夫君的妃子嘴里才得知。
褚寒心里很生气,可又控制不住地落寞。他根本不了解夫君,夫君什么都不跟他说。
“不必了,静妃好好休息,本宫改日再来。”
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的长乐宫前,有比静仙宫更大的湖,更多的荷花。
褚寒一直忍耐着走出了静仙宫,走远了,他才哭了出来,没有色彩的灰眸里满是委屈失落,嘴里还在倔强地嘀咕着,“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有,我才不输你,一点也不了不起……”
越说,泪越多。
美翠听的都心疼死了,撑伞撑的手臂发颤也顾不上了,就想安慰他们皇后娘娘,“娘娘,您别哭,静仙宫的湖,可小了,奴婢之前被分配去给湖边除草,看见过。”
褚寒回头,眼睛瞪得大大的,“你还给人家除草?!你长他人志气!”
美翠汗湿了整张脸,茫然地张了张嘴,啊?
她也不想啊,可她只是个下人啊!
褚寒气坏了,不理美翠了,也不让美翠撑伞了,自己走得飞快。美翠在后面一通小跑,着急道:“娘娘!娘娘!晒着了!”
……
忠诚的影十一并没有记录下这一幕,他在褚寒离开静仙宫后就赶回去复命了,毕竟皇上给他的命令就是去看看皇后去了哪里,他留下来等了那么久,只是为了回去复命时,若皇上问了他什么,他能答上来。
其他的,自有今日值班的影卫记录。
影十一一字不落地把两人的话都汇报给李乐童后,李乐童并未觉出不妥,最多也是褚寒醋了两句而已,没什么大问题,便让影十一退下了。
到了晚上,值班的影卫把今日的日记交给李乐童,他知道褚寒上午去静仙宫发生的事,就直接略过了,看后面的。
视线在“皇后搬了个小凳子对着湖发呆三个时辰,属下等皇后去用膳时前去查看,湖中并无特别之处”顿住,李乐童想,这就是褚寒今日没来找他的原因了?
对着湖发呆做什么?
莫非想吃鱼?
李乐童猜不到,也不会去问,褚寒不来找他,是好事,省了他不少时间。他下月要微服出宫,很忙,看褚寒的行踪,只是多日的例行公事,就跟看奏折一样,他每天都会看,以防褚寒有什么动静。
“让御膳房做条鱼添进皇后明日的午膳中,退下吧。”
“是,皇上。”
李乐童本以为褚寒只是一时兴起,不会老实太久,没想到一连好几天,褚寒都没来御书房找他,也没让人传纸条给他。
两人仅有的几次见面,还是李乐童去的长乐宫,陪他用膳。
用膳时褚寒也心不在焉的,频频望向窗外,不知看向哪里。
李乐童觉得不对了。
有异样。
他回到御书房,找出褚寒第一天不对劲的日记,从头翻看,龙案上,一摞摞的奏折还摆得整整齐齐,李乐童却看也未看。
自登基前就勤勉至今的清正帝,这是第一次在御书房,在没有批阅的奏折前,看起别的“不要紧”的事。
常公公弯着眼直笑,很想调侃一下皇上,但又怕自己说不好,反而扯皇后娘娘后腿。
李乐童看了他一眼,不知怎么看出了他的内心想法,淡淡地解释了句,“朕怕皇后给朕惹麻烦。”
他还是警惕着他的。
常公公连连点头,是是是,若您心里没鬼,又怎么会知道老奴在想什么呢?还要欲盖弥彰的解释一句。
常公公笑得很开怀。
李乐童不再理他,专心看起日记来。
与静妃的对话再看一遍也还是没有问题……李乐童正要翻页,外面响起有些慌张的通报声,“奴婢是长乐宫的大宫女美香,求见皇上!”
李乐童放下了那页就要翻过的纸,轻飘飘的,后面影卫那行“娘娘离开静仙宫,边走边哭,神情落寞”,也缓缓落下了。
“让她进来。”李乐童道。
美香走进来后就重重跪在了地上,慌得快哭出来,“皇上,娘娘落水了!”她还未说明事情前因后果,就见方才还端坐在龙案后的皇上已经满面冷霜地站起来,快步越过她离开了。
常公公在后面紧紧跟着,声音也慌得尖起来,“好好的怎么落水了?!虽然天热了,可落水也是会要人命的啊!”
美香赶紧擦擦泪跟上了,在路上把事情跟皇上说了,“娘娘这几日就很奇怪,时常看着外面的湖,有时伤心,有时开心,奴婢们都很害怕,想尽办法哄娘娘开心,可娘娘根本不理我们,他就看着湖,今日、今日,娘娘忽然很开心地叫了一声,就冲出内殿,等奴婢们赶到,娘娘已经跳进湖里了!”
李乐童的心有些发紧,他素来冷淡的脸露出怒意,冷冷一瞥美香,“皇后有异样,怎么不来告诉朕?”
说完看也不看美香,更快地走去长乐宫。
他昨日才与褚寒用过午膳,怎么今日他就跳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