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页)

知道少年正在努力打开话匣子缓解气氛,严融之配合道:“好了许多,每日都能睡下了。”

甚至夜里少醒,偶尔醒来,耳边犹然浮现林殊文的声音,让他舒畅。

林殊文笑眯眯的,说道:“严爷能睡觉了,就不用找我每夜专门念书。”

男人投来的一个眼神让他后颈微紧,结结巴巴道:“好浪费钱的。”

他的束修一个月二十两,家里添置的物什已经差不多,今后按每年两季下田种菜,一个人的口粮用不上几个钱。

林殊文不忘补充:“如若今后严爷再睡不着,我给严爷念书就是,不收钱。”

严融之眸光微动。

林殊文这次闭眼不看人,极小声地开口:“严爷待我好,我自然不能落着。”

闭眼的少年错过了男人眼底的温和,甚至是流露了爱意的目光。

*

翌日,入夏第一场雨滋润着数里的土地,一夜过去,林殊文觉察窗外的芭蕉叶似乎绿得愈发油亮,泛着光,屋外漂浮着舒适的气息。

院里菜地吸饱了水,小鹅很是欢快。

天井中央积了些水,林殊文把两

只小鹅放出围栏,让它们蹿着水玩闹。

他先洗漱干净,穿了新衣,剁些菜叶子就着稀饭喂鸡,小鹅还在玩,林殊文把另一碗菜叶子粥放在栏内,待它们玩够之后进去吃。

尽管昨夜下雨,师傅们来得依旧很早,再过几日,这口井就能彻底打好。

林殊文喝着稀饭,吃几口昨日严融之炒的酸甜黄瓜条,手边还有一碗放在水里蒸熟的蛋。

洒几滴油膏和碎葱,再倒少许酱汁,蒸蛋软嫩入口,还算开胃。

林殊文做不了复杂的肉菜,简单用水蒸个鸡蛋还是会的。

片刻后,莫布在门外叫唤,他对方请进屋,问道:“今日怎么来那么早?”

莫布道:“昨日下雨,这雨一浇,好多蕈子都冒出来了,今儿好多人上山采摘,你要去吗?”

林殊文只迟疑了一瞬,很快答应。

莫布又笑:“这两三日采多一些,摘够就回来歇着,养养劲。等田地的泥吸饱水,滋润了,就可以种新菜,眼下地里太湿,还需再等等。”

林殊文不懂这些讲究,很听莫布的话。

他稍作收拾,带了水囊和一个包子,跟着莫布上山去了。

另一处,严宅内。

严融之让罗文挑出两盏光线明亮的灯,这两盏灯灯芯材质好,续够灯油,可以用上两个月左右。

罗文问:“要送给小林先生?”

严融之:“嗯。”

林殊文的屋哪怕点了两支蜡烛都不够明亮,他又爱刻那些小玩意儿,兴许还在灯下看书写字,对眼睛不好。

严融之提着两盏灯来到林家扑了个空,砌井的师傅喊道:“小林先生跟阿布上山采蕈子啦!”

莫布,一个还未到弱冠的少年。

严融之本来没怎么把莫布记在心上,此刻听见这个消息,想着林殊文早早就就跟对方出门,心口竟涌起几分闷堵。

******

就如莫布所言,村民大清早就到山上采蕈子,随处可见的人背着竹筐,又或一家子。

采蕈子不是什么体力活,不光只有强健的男人们,连女人、小哥儿还有小孩子都应这个景上山采摘了,林殊文出来还算比较晚的。

通往山上的道路湿软,中途就有人散开,沿四周的树根周围寻找,摘得不亦乐乎。

莫布指着树下一簇冒头的蕈子,道:“这一带山里的蕈子大多都可以吃,看见就先摘了,等回去以后俺替你再分一分,若有不能吃的就挑出来。”

除了蕈子,这一场雨水浇灌后还冒出来不少的云耳,林殊文跟着莫布在就近的范围采集,很快,背后的竹筐渐渐装满过半。

莫布感慨:“早知如此,咱们应该把最大的竹筐背来。”

林殊文道:“这些够了。”

莫布点头:“也是,你吃得少。蕈子用来炖汤可鲜了,每次俺都能多吃三碗饭。”

林殊文唇角浅浅扬起,莫布呆了一瞬,带着泥渍的手险些往脑袋上摸。

莫布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问:“殊文,你……你跟那位城里来的少爷还成亲不?”

莫布原来就好奇,但他不敢问。

此刻头脑一热,鼓起勇气直接问了。

林殊文摇头:“我和他已无亲事。”

莫布“哦”一声,憨憨笑了笑。

鬼使神差的,他又问:“那……那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啊?”

喜欢什么样的人?

莫布的话让林殊文下意识愣住,没有由来的想起一个人的模样。

他迟疑摇头:“我也不知喜欢什么人。”

莫布满脸纠结:“当真么?”

只差没跟个猴儿似的抓耳挠腮,急急忙忙开口:“真没有中意的么?哪怕见到对方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都没有?高矮胖瘦的都没有?”

林殊文垂眼:“阿布,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莫布磕巴一句:“俺、俺就是问问,好奇。”

林殊文弯腰采了几株蕈子,眸光一扫,道:“这棵树后面有好多云耳,阿布,快过来采。”

莫布干巴巴应声,连忙先采云耳。

除了蕈子和云耳,深一些的林里长有竹子,雨后同样冒出许多笋。

莫布带林殊文绕着走了一圈,道:“咱们就在此地挖些竹笋就行,更深的地方就不要过去了,俺爹说最好有大人带路才进去,不然容易迷失方向。若日落前走不出林子,遇到山兽来觅食,还是比较危险的。”

林殊文听话:“好。”

两人没有乱走,就在彼此视野可见的范围挖笋。不久,有其他村民也来这边挖笋,看见林殊文,忍不住多瞧几眼。

林殊文素日和村民往来甚少,但他识字且讲礼节,还是个哥儿,村民只当他太害羞怕生,没多大意见。

何况林殊文模样真的好,路过的人见到了多看几遍,委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