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青楼(第3页)

红拂已去找了老鸨来,看情形在过来的路上应该已经把来龙去脉都说了。

老鸨心疼地瞅了被钉坏的桌子两秒,堆着笑脸问赵扬:“公子,您还要听曲吗?”

吃了哑巴亏的赵扬黑着脸:“要啊,为什么不要?”将桌上一沓银票拍了拍,“找最好的姑娘给我!”

“好嘞,公子。”老鸨眼疾手快拾起案几上阿云的卖身钱,同赵扬比了个请的手势,“公子快有请,我们栖春院花魁铃儿姑娘有自己的闺阁,来,我带公子您过去。”

说罢腰身一扭,挥退红拂和绿柳,双手请赵扬跟上。

赵扬负着手一路跟了过去。

铃儿姑娘的房间在栖凤阁的顶层,赵扬才踏入前院,就远远地听到空灵如天籁的唱声伴着琤崆的琵琶曲钻入耳中,未及进门一股清浅的翠竹香气又顺着空气钻入鼻中。

老鸨把门打开,示意他进去。

他踏步入内,只见整个屋内里里外外挂了许多青绿色的帷幔,在烛光中朦胧一片。

堂屋正中立着一扇刻着梅竹双清图的黄杨木屏风。

铃儿姑娘半掩其面,影影绰绰坐在屏风后面,怀中抱着琵琶。

如黄鹂般婉转的女声正唱到:“……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一曲罢,赵扬鼓掌赞道:“铃儿姑娘不愧栖春院花魁,好听,好听。”

铃儿姑娘谢了声,又幽幽唱道:“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三句话里,有三个“佩”字。

赵扬就有点不是滋味了。

好不容易唱完这一首,铃儿姑娘又起了一首:“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赵扬:“……”

赵扬诚恳道:“姑娘,咱们能不唱玉佩了么?”

铃儿姑娘也干脆,把琵琶一横,停了弹唱,脆生生道:“公子,进来吧。”

进来?

赵扬搓搓手,满是期待地步入屏风。

没想到里面竟别有洞天。屏风后的门扉在他进入时被打开,凸向一处栏杆护着的平台,做成了四角边亭的样式,雅致清新;后院栽有青竹三株,竹叶正茂,伸到了二楼来,伴着夜风灯烛轻轻在亭边摇曳。

身着绿衫的姑娘乖巧坐在夜亭青竹下。

赵扬:“……”

今天这是怎么了?

仿佛所有的细节都在提醒他玉佩的存在……

铃儿姑娘放下琵琶,美目潋滟,仿若万千光华流转在眸中。

赵扬心中一荡,小心翼翼靠坐在亭的另一侧。

铃儿姑娘莞尔一笑,缓缓起身。碧绿色的绸衣随夜风鼓动,飘散出阵阵清竹香气。

她一步一摇,环佩之音叮叮咚咚,向他越走越近,最后贴在他身边坐了下来。

赵扬的心也在叮咚叮咚直蹦。

铃儿姑娘双目含羞,柔荑按在脸侧,将半遮面的丝纱卸了下来。

露出一张若出水芙蓉般清纯、明媚、俏丽的面庞。眉如新月、眼似桃花,美人含羞带笑,举起桌上茶杯:“公子,请喝茶。”

声音似珍珠落玉盘,清脆悦耳极了。

赵扬接过竹身做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铃儿姑娘好雅性,青竹在侧,竹杯配竹叶青……”

姑娘闻言低头娇羞道:“奴家不喜欢什么花,单单喜欢这翠竹,它的品性高洁,傲骨铮铮,永不折腰。怎么,公子不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