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曲有误(六)

曲有误(六)

刘元乔和刘元嘉闻言皆抿了抿唇,低头不语。

荥阳王府同干武帝关系微妙这件事,刘元乔和刘元嘉两个都是在长姐出嫁前才知晓的。

刘元君出嫁的那一年,刘元嘉十四岁,刘元乔十二岁。干武帝赐婚的诏书送到荥州,刘元乔听说京中来人,好奇地偷偷躲在屏风后头偷看。然后她就发现,接诏的父王母妃虽然面上一片喜悦,但是却是在强颜欢笑。

刘元乔顿觉这一桩婚事,并没有大家夸赞的那样好。心中有疑虑,却不知道该问谁,刘元乔觉得,自己的父王母妃决计不会告诉她真相,自己,从小长在千秋宫,长在陛下和皇后膝下,是个克己守礼的大家闺秀,也绝不会对这桩婚事有什么异议。

思来想去,刘元乔找上了她的阿兄刘元嘉,那时刘元嘉因为半夜出府鬼混正被王妃关禁闭。刘元嘉是个纨绔,常混迹于市井,别的方面也许不行,打听点消息还是能够的。

听了刘元乔的描述,刘元嘉也觉得这桩婚约存在猫腻,二人一拍即合。刘元乔换上男装扮成刘元嘉,在东漱台替下兄长,而刘元嘉则换上刘元乔的衣服乔庄出府打探消息。

兄妹俩互换身份的把戏从小玩到大,早已驾轻就熟。

不多时,刘元嘉便带回了一连串的消息。根据刘元嘉那一帮小弟打探到的情报,兄妹二人发现这桩婚事果然有问题。

刘元君要嫁的是南阳候世子傅长平。傅家是二皇子刘伉的母族,其母傅夫人便是出自南阳傅家。傅家在南阳当地也算一个大族,但是刘元君是本朝第一个以亲王之女封公主的,其父又不是一般的宗室,而是荥阳王,相比之下,南阳傅家就不太够看。

不过若世子本人品行端正,再加上干武帝的赐婚,那还算一桩良配,问题就在于这位南阳侯世子几乎无一是处。

用刘元嘉的话说,傅长平是个比他还纨绔的纨绔。未娶妻便已妾室成群不说,还在婚前便有了庶长子和庶长女,刘元君嫁过去可以直接当娘了。

刘元乔一听,这不是坑她阿姐吗?这怎么能行!于是她拉着刘元嘉一起去寻荥阳王,想劝父王跟陛下说说,不要将阿姐嫁给傅长平。

走到酿闲堂的时候,兄妹俩一不小心听到了父母和阿姐的对话。

那时刘元乔和刘元嘉才知道,干武帝一直在防范着荥阳王府。

因为不放心荥阳王府,所以才将刘元君收养在膝下,名为教养,实为人质。

将刘元君赐婚给南阳侯世子也是为了敲打荥阳王,让荥阳王知道什么叫“君为臣纲”。

而干武帝之所以不放心荥阳王,是因为荥阳王是孝安皇后亲生,有一个嫡子的身份在。

干武帝之母是孝平皇后,孝平皇后是东宫旧人,初为太子身边的女使,后被太子看中封为良娣,先帝登基后,她生下了皇长子,便从夫人晋位为皇后。孝平皇后逝世之后,先帝又娶孝安皇后为继后。

孝平皇后虽为元后,但却出身卑微,且是侧室扶正,孝安皇后虽为继后,却是先帝唯一一个从千秋宫的正门朱雀门擡入宫中的皇后,又出身汾原大族王氏。

当年立太子时,为着两个嫡子谁才可以正位东宫,朝中有过一番争论。

先帝被吵得头痛,干脆将两个都占了嫡子名头的儿子一起扔给汤太傅,也就是后来的汤丞相。

后来是孝安皇后以“皆为嫡出,当立长子”的名义劝说先帝,先帝才下决心立刘纮,同时为了补偿孝安皇后母子,不仅将刘纲诏封为荥阳王,封地居诸王之上,还将孝安皇后母族的族女赐婚给刘纮,也就是现在的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