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有误(七)(第2页)
夏芷支支吾吾的,刘元乔急切地催促道,“不过什么?快说啊?”
“不过王上提了剑去了东漱台,说世子见天儿的惹是生非,还不如一剑斩了。”
刘元乔扶额,“派人拦着了吗?”
夏芷用力地点点头,“拦了拦了,王妃已经救下了,王上那边府卫也给拦在东漱台外了。”
“那京中来人那边,现在无人在接?”刘元乔大冬天急出了一头汗,用右手不停地给自己扇风。
“翁主!翁主!京中来旨!国相请翁主前往前庭接诏!”来人是个陌生面孔,西泠台的侍卫不放他进来,便只能在外面大声奏报。
刘元乔听见这声音,就知道她没有退路了。
赶鸭子上架,看来国相是别无他法了。船到桥头,不直也只能直,刘元乔稍微整理了一番衣裳,深吸一口气,吩咐道,“前头引路吧。”
前往前庭的路上,刘元乔对京中来使的目的进行了一番揣测,最后觉得,十有八九还是和图勒议和一事脱不了干系。
王府前庭。
国相赵意恒不停地给来使赔笑脸,默默祈求小翁主的脚程能快些,不然他可就顶不住了。
小翁主虽没主过事,但现下却是唯一能接诏的人。长安的来使说了,得要刘姓宗亲接诏才行,就算他想代劳,也没法子。
“国相,这位便是长安的来使?”刘元乔的声音传入堂中,赵意恒差点喜极而泣,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一个十六岁小姑娘的声音也会令他感到安心。
“翁主您可算来了,”国相将刘元乔引到来使身边,“这是长安来使,蒋丞相,丞相,这位便是王上幺女,豫昌郡主。”
刘元乔心下惊骇,“蒋丞相”这三个字透露的信息不可谓不小。
首先,大魏的丞相只有一个,她所知的那位是汤籍,而面前之人,若她没记错,应该是御史大夫才对,国相却称呼眼前这个人为丞相,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此人已经代替了汤籍,并且刚上任不久,所以荥阳才未收到消息。
其次,丞相为百官之首,在前朝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让丞相亲自送来的诏书分量必定不小,极有可能就是和亲的诏书了!
关键场合不能失了分寸和体面,刘元乔面上努力装出平静的神色,“蒋丞相,吾来迟了,还望丞相莫怪。”
“无妨,本相来得突然,翁主需要准备准备也合情合理。”蒋名仕的目光在刘元乔身上停留了片刻,寒暄道,“翁主看着比之前长大了些,是个大姑娘了。”
“丞相见笑,”刘元乔克制住自己尴尬,“不知丞相前来荥州,所为何事?”
“哦,臣说笑了,”蒋名仕的脸色一瞬间变得严肃起来,“言归正传,臣是来宣诏的,豫昌翁主,请您代荥阳王府接诏吧。”
听完诏书的刘元乔跪在久久回不过神。
蒋名仕顾念到刘元乔年纪小,没经历过风浪,怕她受不住,宣完诏书后特意给了她点时间平复。
刘元乔平复的有点久,蒋名仕忍不住提醒,“豫昌翁主,请您接诏。”
这诏她不能接,接了她阿兄就真的完了。
刘元乔侧头看向赵国相,期望国相能说点什么。
然而国相比她还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