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有误(十三)(第2页)
“哦,对,差点忘了,幸好你记得。”刘元乔一手用绢扇遮面,一手扶着马车壁小心地踩上下马几。
“元嘉,这里就是悬泉置了。”关陇王腰佩铁剑,手执马鞭走过来。
“悬泉置?”刘元乔借着屋檐下灯笼映出的烛光看见了驿站门牌上的三个大字,“名字倒是别出心裁,只是不知有什么讲究?”
“悬泉置【1】是我大魏在河邑走廊上所设的最大的一处驿站,”关陇王为刘元乔解释道,“名为悬泉置,只因为驿站后头的山上有一泓千年不枯的悬泉。”
“千年不枯?”刘元乔感到诧异,“在西北干旱之地,确为奇异了。”
“臣下悬泉置置啬夫杨先,拜见王上,拜见君侯。”刘元乔循着声音看去,右边檐下的灯笼下恭立着一青衣小吏。
“这位杨啬夫统管悬泉置一应事务,驿下有驿卒四十人,传车二十辆,传马五十匹。”关陇王用马鞭点了点驿站里头,“可都备好了?”
“备好了备好了,”杨先忙不叠应答,“臣下掐着日子算,想着这几日王上和君侯便要到达,早几日便收拾好了,王上、君侯请入内。”
刘元乔跟在关陇王身后跨入驿站中,暗中咋舌,到底是河邑走廊上最大的一处的驿站,一眼看过去,但就庭院都比之她之前歇脚的那些驿站大上五六倍。
刘元慎似乎是第一回来悬泉置,对这里十分好奇,“听闻这悬泉置自设立起便接待了不少往来于西域和大魏的人,有士旅商客,有达官贵族,想必杨啬夫也是见多识广。”
“世子谬赞,”杨先自谦道,“臣下平日只需处理好驿馆内的事务,哪里比得上世子跟随王上戍守边塞,保家卫国,见多识广谈不上,不过就是多见了一些其他邦族的人罢了。”
“这你无需自谦,在其位谋其政,”关陇王忽然横插进来,“要论对西域诸国的了解,吾父子未必及得上杨啬夫。”
“哪里哪里,王上请。”杨先继续在前面开路。
“杨啬夫说见过许多邦族的人,那可有见过图勒的燕祁王?”刘元乔一开口,杨先立刻看了过来,不过她的脸用绢扇挡着,杨先看不清她绢扇后的神色。
看不清,便不敢妄言。
杨先远在塞外,但燕祁王要荥阳王世子和亲的消息天下皆知,他不曾亲眼见到因和亲而生出的许多风波,但古往今来,哪一场和亲的背后没有血泪,又有几场和亲,是和亲之人心甘情愿的。
刘元乔这般问,也只是想多知道一些有关燕祁的故事,但是她一问完,周遭便立刻沉寂下来。她后知后觉是自己莽撞了,问了一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
杨先若回她“见过”,那必然不能只是告诉她见过,还得说一说,燕祁大约是个什么样子,那么当着她的面,杨先是夸,还是不夸?
若回答“没见过”,固然可以避免后面的言语,但是存在欺骗她的风险。燕祁往来图勒与大魏之间数回,有多大的可能,一次都没来过?
“哦,吾忘了,”刘元乔开始给自己找补,“燕祁王就算曾途径悬泉置,那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光阴如梭,杨啬夫怎会知道燕祁王现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