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有误(三十二)
曲有误(三十二)
北图勒王锡善是济曼王的同母弟,“王庭之变”济曼杀兄继位,从众多庶子中摇身一变,成为图勒王汗。锡善与济曼一母所生,济曼的地位骤然凌驾于他之上,锡善自然是不服的,于是他联合一批同样不服济曼的图勒贵族去了北方,自立为王汗,图勒由此分裂为南北两王庭。
锡善继位以后,采取明哲保身的政策,从不参与南图勒与大魏的争端,也不和大魏建立邦交。当然,这也是因为图勒分裂以后,北图勒的疆域并不与大魏接壤,中间夹杂了一个南图勒,所以即便锡善有心,实施起来也有难度。
锡善明哲保身十余年,终于等到南图勒政变。他以为熬死了济曼,剩下的晚辈不足为虑,他便有了一统图勒的机会,然后还没等到他部署完,南图勒就传来了新王继位的消息。
新王的人选让锡善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最后继位会是燕祁。燕祁在济曼一众儿子中并不起眼,甚至因为身世存疑的缘故,三岁起就被送到大魏当人质,一直到十三年后才回来。
回到图勒不过三年,燕祁竟然就有在“九王之乱”中挫败大王子呼图赫特的实力,锡善以为自己小瞧了燕祁,于是急忙命人暗中调查有关燕祁的一切事宜。
然而锡善又迟了一步。
还没等他搞明白燕祁那里来的实力,南图勒就传来新王要与大魏联姻的消息,并且燕祁在国书中指明要荥阳王世子刘元嘉和亲。
消息传来,锡善对燕祁荒唐的行径大吃一惊,吃惊过后,他又觉得是他高看了燕祁。燕祁能在“九王之乱”中胜出,恐怕只是因为运气好罢了。
锡善松了口气,继续有条不紊地部署他逐步蚕食南图勒,一统草原的大业,可是没过多久,就传来燕祁斩杀呼图赫特于罗城,逼走右贤王都岗的消息。
这个燕祁,似乎有点难对付。
但此时此刻的锡善还自视自己是燕祁的长辈,是他的王叔,哪怕他觉得燕祁不好对付,却依然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燕祁在挫右贤王之后,又挫右鹿林王,彻底改变了图勒延续百年的四角军制。
四角军制的设立是为了拱卫王庭,但四境的王实力过大,时常掣肘王庭,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图勒内乱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四角军制。
锡善和济曼就是最好的例子,济曼在苏莱曼王汗时代是右贤王,而锡善则是左鹿林王,所以他们才会有颠覆苏莱曼一朝的实力。
现在的北图勒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锡善不是不想改变,是他无从下手,他没能做的事,燕祁却做了,并且成功了。
锡善不得不认清事实,他这个王侄,南图勒的燕祁王,不是不太好对付,而是已经成为北图勒的心腹大患。
这一段时日锡善总是愁容满面,他有预感,等到燕祁彻底稳固南图勒内部的格局,他便一定会北上,对北图勒用军。
之前锡善敢明哲保身的原因,有一方面也是因为即便他不结交大魏,大魏也断然不会站在南图勒这一边,旁观南北图勒统一,但是有了荥阳王世子刘元嘉入局,锡善就开始不确定大魏的态度了。
北图勒南面与南图勒接壤,东面与乐偠、安素接壤。乐偠、安素皆是大魏藩属国,去岁干武帝才亲征安素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安素邦内尚未恢复,乐偠又被此站震慑,断然不会脱离大魏,与北图勒结交。至于北图勒以北,部落林立,尚未统一,无力可借,那么有可能为锡善提供助力的,就只剩下了西面的邦国,瀚海和息丸,其中又以瀚海同北图勒接壤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