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春(十)(第2页)
干武帝急着赶到上林苑,所以出了长安队伍一路不歇,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上林。
上林苑并无像千秋宫那样高耸气派的围墙与宫门,它依照山川地形顺势而建,入口处矗立着一块一人高的白玉巨石,上面是高祖皇帝亲笔所书的“上林”二字。
车驾入了上林地界,还要再往内行一个时辰才能到达苑中最大的一片宫殿群,“上林宫”。上林宫是天子正所,每回出巡上林,干武帝都在这一片落脚。
上林宫内有大小殿宇四十余座,居中之殿占地最多,地势最高,面北朝南,是天子的寝殿,名曰“宸极殿”。
宸极殿往后前后左右两侧各有宫殿群,宗室住在西南一片,东南则为随行诸臣及家眷的处所,西北为后妃寝殿,东北为太子及诸皇子住所。
往年的安排一贯都是如此,但是今年的春猎多了图勒王及其随行使臣,无论放到哪一片都不太合适,上林宫监请示干武帝,干武帝御口一张,将图勒来的人分成了两部分,燕祁与刘元嘉居紧挨着宸极殿左侧的垂拱楼,巴彦等一干随行的图勒诸臣则随太子安置。
燕祁对这个安排不置可否,她并不在意住在何处,她现在想的是另一件事。
时间仓促,良机难求,她所想之事需得尽快付诸实际,只是怎么做才能顺理成章?
刘元乔随王妃刚到荥阳王一家下榻的长春殿,太子妃便遣了宫人来请刘元乔。
“太子妃?”荥阳王妃同荥阳王对视一眼,“夏芷,你没听错,是太子妃?”
“是,”夏芷低头回禀,“太子妃殿下遣人来请翁主,还说要留翁主用晚膳。”
荥阳王妃思忖片刻,“那去请翁主去吧。”
刘元乔听闻太子妃请自己前往元极殿也是一惊,太子是她阿兄,太子妃便是她堂嫂,可是她同太子妃一点也不熟悉,太子妃受封储妃四年,她却只见过她两回,说过一句话。
并非刘元乔刻意避着她,而是这位太子妃殿下身子不好,极少出现在人前,即便是正旦的阖宫夜宴,太子妃也不出席。
按说太子妃是未来皇后,是大魏除皇后之外的头一等命妇,依照前几朝惯例,若皇后离宫或薨逝,中宫无人的话,太子妃可摄后宫事,但是去岁王皇后离宫,干武帝将后宫权柄交给了梁夫人,也不降任于太子妃,可见他对这位储妃并不看重。
不看重,是因为这一位封得荒唐。
太子妃姓郑,非世家大族出身,其父是荥阳国下州一九品治农小吏,五年前干武帝巡幸荥阳下榻离宫,荥阳国治下上至国相,下至小吏,都依礼觐见。干武帝在离宫大宴荥阳国臣,当时还是御史大夫的蒋名仕受人之托,于干武帝酒酣之时将话题引到了太子已到婚娶之年一事上,他原是想借干武帝御口下诏采选太子妃,趁机将受托之人的嫡女塞进备选名录,结果弄巧成拙,干武帝说“荥阳多好女”,直接在宴上命荥阳国臣诸女觐见,于是就这么当场挑中了郑氏女郑媞。
其实也不是挑中,而是随手往乌压压的女眷里一指,群臣顺着干武帝的那根手指看过去,尽头就跪着郑媞。
当时的丞相还是汤籍,汤籍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让一国太子的婚姻如此儿戏。且不说郑媞家世如何,更重要的是人品不知,太子是储君,太子妃是未来国母,随手指婚未免太过草率,汤籍当场直言进谏,干武帝早对汤籍不满,见他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原先还只是口谕,当下便命人起诏书。
君无戏言,郑媞就这么成了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