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徐阁老当为大明官员之典范!
见到嘉靖皇帝竟是有些发怒的意思。,我/地*书^城* ,已¨发?布^蕞/鑫¢彰.結^
严嵩竟是一点不慌,只是依旧坐在锦墩上,语气平淡地答道:
“回皇上,臣还不曾接到这样的消息。”
“将田亩收归朝廷分给百姓的国策,是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
“即便是古之贤君,也没有像皇上这样为百姓着想。”
“若真是有人抵制国策,臣这就回内阁召大臣议事。”
“朝中不少大臣家里在当地都有些声望,臣这就命他们安抚当地大族和百姓。”
其实严嵩哪里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徐阶在幕后煽动?
只不过是在嘉靖面前给徐阶上眼药而己。
内阁一个首辅一个次辅。
这个次辅对朝廷的国策阳奉阴违。
可自己这个首辅,却老实本分,不该自己知道的事,自己就不知道。
嘉靖反问道:“那若这本就是朝廷中一些大员的意思呢?”
“他们不想国策推行,又不敢违背,只好阳奉阴违。”
“严阁老,你说这样的人,朕该怎么处置?”
严嵩心知这是嘉靖对徐阶有了不满,于是连忙跪在地上恳请道:
“回皇上,臣以为,若朝中真有这样的人,定要让大理寺和刑部会同北镇抚司彻查!”
“阻挠国策推行,罪不容诛。”
“这样的人若还能在我大明朝中委以重任,实乃我大明之蠹也!”
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君臣二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在说徐阶。?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严嵩虽然跪在地上低着头,语气中也带着几分忧愤,但那双浑浊的双眸中,却闪着精光。
虽然明知嘉靖用他和徐阶来相互制衡。
但严嵩其实还是希望能除掉徐阶的。
一旦查到徐阶做的那些事,到时候铁证如山,别说他是裕王的师傅。
就是嘉靖的师傅,一样得按大明律处置。
而且作为陪了嘉靖二十多年风风雨雨的老臣。
严嵩深知嘉靖的底线。
如今徐阶煽动那些大户撺掇百姓跟朝廷讨要说法,甚至还以造反来威胁他,这显然己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可谁知嘉靖皇帝却道:“去给松江知府去函,告诉他,松江府不是重新清丈了田亩吗,那些来历清楚的,还有百姓的地,良田按五十石稻谷一亩进行赎买,菜田按三十石稻谷一亩赎买。”